南美大逃亡

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
金牌大風 2013-01-11
優惠價
NT$398
商品編號: 724355698124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當1974年柏林愛樂的十二把大提琴於薩爾斯堡的莫札特音樂廳、首度以這樣的組合登台——立刻讓包括卡拉揚在內的聽眾感到無比的驚喜,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大提琴音樂表現方式、幾乎是一種全新的音響美學。之後柏林愛樂的十二把大提琴(德國人暱稱他們為Die 12)成為全球樂壇的新寵。而他們兼具藝術興味與通俗魅力的風格,更在後邋的數十年間不斷地擴充成長。

時至今日,'12'的成員隨著柏林愛樂的人事更替,早已不同於二十六年前的組合、而成為年輕的新隊伍,但是如同他們的首席:葛格‧佛斯特所指稱——「藝術觀從未改變,而我們也以極廣的曲目企圖去開發新的觀眾群——」。2000年的春夏之交,柏林愛樂的十二把大提琴出現在南美、漢城、台北、香港、東京、以及倫敦的「逍遙音樂節」等地舞台,而他們熱情的音樂航線卻直飛充滿異國情調的拉丁美洲包括巴西、阿根廷兩地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大師:魏亞羅伯斯皮亞佐拉的迷人傑作,在加上其它充滿浪漫情調的相關主題雖然有點調皮地將getaway放進專輯名稱,卻是十二把大提琴以及所有他們的樂迷難得一見的、千禧音樂假期。

巴西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魏亞羅伯斯本身就是一名大提琴家,因此在他最為樂迷熟悉的「巴西巴哈曲」之中,大提琴本來就有著主角的地位,這組魔法般將巴哈的主題交織著巴西傳統民謠的作品,早已經在古典樂史中成為二十世紀最受歡迎的經典,其中第五號更加上了任誰聽了都無法抗拒的女高音吟唱。

阿根廷的皮亞佐拉為探戈音樂開創了前所未見的視野與深度,在二十世紀結束前,他的名字也已經與新探戈劃上等號、並且有越來越多的正統音樂家全力推崇他的音樂成就,以四聲部賦格框住憂鬱動人慢板插入曲的「賦格與神秘風」全力反射出探戈音樂的熱能、並精確捕捉了拉丁美洲介於文明與蠻荒間的微妙心靈狀態。「再會諾尼諾」是皮亞佐拉為悼念同為探戈樂師的父親的深情作品,Nonino便是他父親文森特的暱稱。

身為德國當今名望最高作曲家之一的凱薩-林德曼為他的這群朋友的「逃亡專輯「特地創作了難得一見輕鬆、通俗、但也充滿技巧的作品「演奏芭莎諾瓦的12把大提琴」——24小節的主題與兩個變奏、在期間十二為大提琴家每一位都是主唱者,在灌錄這首作品時,作曲家看到「他們臉上浮現了同樣的微笑——」,於是他希望聽眾們也可以'聽見'那樣的微笑。

做為專輯標題同名曲的「南美洲大逃亡」是來自美國流行音樂大師勃特‧巴卡拉契為同名電影所寫的主題曲,出身正統音樂訓練的勃特近年來已逐漸被視作與蓋希文、柯爾‧波特一樣重要的二十世紀美國通俗音樂大師,他最為國人所熟悉的代表作之一便是電影「虎豹小霸王」的配樂及主題曲。
訂購須知
因發行日期較久遠,有庫存不一定代表可出貨,建議請先詢問有無良品現貨。下單訂購後若因無庫存且代理商無法訂購,將會退款給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