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絲2014復刻系列 - 雷翁卡瓦洛:歌劇《丑角》(1954) / 卡拉絲〈女高音〉、史提法諾〈男高音〉、戈比〈男中音〉/ 賽拉芬〈指揮〉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卡拉絲 Maria Callas / 飾 奈達
史提法諾 Giuseppe di Stefano / 飾 卡尼歐
戈比 Tito Gobbi / 飾 東尼歐
賽拉芬 Tullio Serafin / 指揮
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Chorus & Orchestra of La Scala Milan
的確,卡拉絲很難與《丑角》女主角奈達做任何的聯想,她終生也未曾在舞台上演出過,然而1954年她錄製了這套全曲錄音,證明了無須實際於舞台操練,卡拉絲也能完美解析一個角色的深度靈魂。通常奈達這角色多由輕女高音來擔綱,從女主角一開始展現花腔技巧的詠嘆調「鳥兒之歌」,卡拉絲以鮮明的色彩表露愛情滋潤的喜悅,到了最後「戲中戲」,她又以不同的音調變化,展現喜劇與悲劇交錯的層次,強烈說服聽者接受劇中女主角必須被殺之結局。
義大利作曲家雷翁卡瓦洛畢生寫了許多歌劇作品,卻只有1892年首演的《丑角》博得成功,更名列寫實歌劇之兩大代表作。劇情改編自作曲家聽來的真實事件,描述巡迴劇團團長卡尼歐的妻子奈達,與村中青年私通,而團員東尼歐追求奈達不成,轉向卡尼歐揭露她的姦情。在經典的「戲中戲」,悲痛莫名的卡尼歐已經分不清真實與演戲,拔刀質問妻子情夫的名字,最後瘋狂殺了奈達,宣告「喜劇已經結束了!」
1954年是卡拉絲事業生涯最巔峰的時候,整個夏天她都在錄製唱片,與EMI自去年合作以來,她的唱片已是銷售保證,尤其卡拉絲、史提法諾、戈比這「鐵三角」組合,為戰後留下了多套偉大的歌劇錄音,《丑角》正是其中之一。這張錄音裡,史提法諾的聲音充滿激情的能量,把善妒的卡尼歐推至瘋狂邊緣,那首著名的詠嘆調「粉墨登場」尤其感人。而戈比無論在序幕或和卡拉絲的對手戲皆極為精采,賽拉芬的指揮為義大利寫實歌劇樹立了無法超越的典範。透過艾比路錄音室的重新母帶後製,所有細節更加細膩,所有寫實更加真實。
(1954年6月12-17日錄音於米蘭史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 Milan)
曲目:
雷翁卡瓦洛:歌劇《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