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很特別的巴哈探討,將焦點鎖定在巴哈的清唱劇作品中的管弦樂章,而迴避了聲樂演唱的樂章。這些巴哈清唱劇中的管弦樂章,通常作為前奏曲或間奏曲,但是巴哈給它們的命名則往往是交響曲或是奏鳴曲,這是因為當時交響曲和奏鳴曲的型式還沒有固定下來,因此只要是用到管弦音樂的單樂章,都可以使用交響曲這樣的名稱,但其作用卻是比較像歌劇的前奏曲。巴哈在創作這些前奏曲或間奏曲樂章時,偶爾會使用他的舊作,像最知名的就是第二十九號清唱劇「我們感謝您,上帝」用的就是巴哈知名的第三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的第一樂章,在這首前奏曲中,巴哈將小提琴獨奏的聲部指派給管風琴,其他聲部再由管弦樂團填滿。
另一首同樣改編自早期知名作品的則是第156號清唱劇的交響樂章,這個樂章是由知名的F小調大鍵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慢板改寫成的,巴哈將大鍵琴獨奏的聲部改成由雙簧管獨奏,一般相信這首大鍵琴協奏曲的前身應該是一首雙簧管協奏曲,因此這首清唱劇中這份雙簧管獨奏的版本,反而比較接近原始版本。至於196號清唱劇的交響樂章,則改寫自大鍵琴協奏曲BWV 1053,事實上這首清唱劇連第五樂章也是改寫自同一首大鍵琴協奏曲的另一樂章。在這裡巴哈把大鍵琴的聲部指派給了管風琴,其他聲部則不變。而第52號清唱劇的交響樂章則更是從赫赫有名的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一樂章改成,全曲的配器幾乎不變,兜是由法國號和雙簧管主奏,只差清唱劇中少了高音小提琴的聲部。同樣的第146號清唱劇的交響樂章則改寫自巴哈著名的D小調大鍵琴協奏曲BWV1052第一樂章,在這裡大鍵琴部被改寫成管風琴,效果非常的出色。這首清唱劇的第二樂章則改寫自這首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至於174號清唱劇的第一樂章則是改寫自第三號布蘭登堡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只是加重了法國號的主奏聲部。
藉由這份演奏,拜占庭學會樂團要展現他們不同於德、英式巴哈詮釋風格的那種潔癖式聲部處理,他們希望將他們演奏韋瓦第音樂的那種熱情和狂放,加進巴哈音樂中。而且不用太過學究氣的風格來壓抑巴哈這些音樂原本的熱情,而是讓這些特質得以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