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死/馬汀‧詹姆斯‧巴特列特〈鋼琴〉

Love and Death /Martin James Bartlett (piano)
華納 2019-05-03
優惠價
NT$428
商品編號: 190295463205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 22歲的天才鋼琴馬汀‧詹姆斯‧巴特列特六歲開始學習鋼琴,2014年獲得BBC年度青年音樂家首獎,次年以演奏蓋希文《藍色狂想曲》成為逍遙音樂節史上最年輕的獨奏家。這是巴特列特在華納古典出版的第一張專輯,以巴哈、舒曼、華格納、李斯特與葛拉納多士的音樂為重心。

 

幾個世紀以來,「愛與死」一直是藝術家的靈感來源。這是英國年輕鋼琴家馬汀‧詹姆斯‧巴特列特在華納古典出版的第一張專輯,以巴哈、舒曼、華格納、李斯特與葛拉納多士的音樂為重心,最後則是普羅高菲夫被稱為「戰爭奏鳴曲」之一的第七號鋼琴奏鳴曲。

 

巴特列特出生於1996年,六歲開始學習鋼琴,2014年獲得BBC年度青年音樂家首獎,次年以演奏蓋希文《藍色狂想曲》成為逍遙音樂節史上最年輕的獨奏家。英國重要媒體,如:《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都特別提到巴特列特的成熟度,以及音樂的詮釋觀點。

 

從這張專輯的選曲方向,也能一窺巴特列特的藝術涵養與想像力。李斯特改編自舒曼歌曲《奉獻》是整張專輯的出發點。這首歌曲是依據呂克特的詩寫成,詩中講述了死亡,但是最後鋼琴出現舒伯特《聖母頌》主題,把全曲引向天堂般的愛情。這樣的主題在布梭尼改編的巴哈聖詠前奏曲《我呼喚祢,主耶穌基督》、海絲改編自巴哈清唱劇的《耶穌,為人所仰望的喜樂》,還有李斯特三首佩脫拉克的十四行詩與第三號《愛之夢》、李斯特改編自華格納歌劇的《伊索德的愛之死》、葛拉納多士《哥雅之畫》〈愛與死〉都一再出現。

 

「我想把不同文化與不同的音樂語言融合在一起,」巴特列特說:「同時也探索自李斯特以來一世紀的鋼琴演奏技術。」而普羅高菲夫第七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二樂章引用舒曼的另一首歌曲《憂傷》,從某種意義上說,為這個循環畫下句點。

 

§ 曲 目 § 

 

1.布梭尼:鋼琴改編曲《我呼喚祢,主耶穌基督》(改編自巴哈為管風琴而寫的聖詠前奏曲,BWV 639),KiV B27/5

2.海絲:鋼琴改編曲《耶穌,為人所仰望的喜樂》(改編自巴哈清唱劇《心,口,行為與生命》,BWV 147)

3.李斯特:佩脫拉克的十四行詩,第47號(選自《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S. 161-4)

4.李斯特:佩脫拉克的十四行詩,第104號(選自《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S. 161-5)

5.李斯特:佩脫拉克的十四行詩,第123號(選自《巡禮之年第二年,義大利》S. 161-6)

6.李斯特:愛吧!盡可能去愛,愛吧!,S. 541-3(選自為鋼琴而寫的夜曲《愛之夢》)

7.李斯特:舒曼歌曲《奉獻》鋼琴改編曲,S. 566

8.葛拉納多士:愛與死(選自為鋼琴而寫的兩冊小曲《哥雅之畫》,第二冊第五號)

9.  李斯特:伊索德的愛之死(改編自華格納作品),S. 447  

10-12 普羅高菲夫:降B大調第七號鋼琴奏鳴曲,作品83

訂購須知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