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克麗奧佩托拉之死

蓋達、貝克、普赫特
金牌大風 1899-12-31
優惠價
NT$298
商品編號: 94638149323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蓋達,男高音/貝克,次女高音/普赫特 指揮 巴黎管弦樂團、巴黎歌劇院合唱團、吉布森 指揮 倫敦交響樂團
Baker, Gedda, Bacquier, Pretre, Gibson

白遼士一向對文學有高度的興趣,這其實也是浪漫派作曲家的一個共通現象,在文學和音樂中找到聯結,並從文學裡找到靈感,希望音樂的指陳能夠比擬文學的描寫成度。白遼士的創作中,不乏從拜倫(哈洛德在義大利)、雨果、司各特、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麗葉)和味吉爾等人取材的例子。在1828年春天讀了德國文豪歌德所著的「浮士德」的法文譯本,讓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開始創作,這也成了op.1的「浮士德八景」。但在樂譜發表後不到半年,他就後悔而回收作品。一直到1845年,他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推出獲得好評後,他決定再以同樣的樂劇方式推出以浮士德為主題創作的作品,結果就是這部「浮士德的天譴」,白遼士稱此劇是「傳奇劇」(Legende dramatique),事實上他是採用神劇的手法來創作這部作品,也就是可以在音樂廳中上演、不需服裝、道具、布景和演技,純粹只有合唱團、獨唱家和管弦樂團的演出。但後世也偶有將此劇搬上歌劇院演出的情形。此劇中第一部份第四曲的「匈牙利進行曲」,後來成為白遼士最常被後世演出的管弦樂代表作。「克麗奧佩托拉之死」是白遼士在1829年報名羅馬大獎的清唱劇作品,此作已經是他第三度報名參賽羅馬大獎了,前一年他報名也只拿到第二名,所以這一年他決定不要討好評審的品味,純粹為自己高興寫作一部作品去報名,結果就是這部清唱劇「克麗奧佩托拉之死」,他顯然很有自知之明,因為評審果然因為他作品中危險的傾向而讓他落選,不過,白遼士顯然並不感到挫折,隔年他再度參賽,終於如願在第四度參賽時拿下眾所矚目的羅馬大獎。雖然這部「克麗奧佩托拉之死」未能拿下大獎,白遼士對這部作品的評價還是相當高,所以他後來以羅馬雕刻家切里尼為主題寫的歌劇「班維努托切里尼」中,就引用了「克」劇中的部份旋律,同時在「羅馬狂歡節」這部序曲中,也引用了「克」劇中的其他段音樂。這份錄音是法國指揮家普赫特在1970年指揮蓋達和貝克兩位當時正竄起樂壇的頂尖歌手灌錄的經典,普赫特在當時才因為多次為卡拉絲在巴黎的獨唱會指揮而為樂壇所矚目。

【Track list】
白遼士:
CD 1
1-24. 「浮士德的天譴」前半

CD 2
1-14. 「浮士德的天譴」後半 
15. 「克麗奧佩托拉之死」
訂購須知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