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其一生,白遼士未曾有機會聆賞他的堂皇鉅作「特洛伊人」在巴黎歌劇院完整上演。這部長達4個半小時歌劇是他登峰造極的藝術結晶,歷歷如繪地描繪了木馬屠城的悲劇史詩。DECCA秉持早年錄製全本指環的無比魄力,集合了最正統的法式風韻組合,加上多年製作歌劇累積的頂尖技術,將白遼士未竟之志完美呈現在樂迷面前。
「特洛伊人」一劇是白遼士改寫自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名詩「艾尼亞德」(The Aeneid)而成的長篇歌劇,白遼士對此作非常自豪,但唯一適合上演此劇的巴黎歌劇院卻猶豫了五年,始終不願承演,最後演出了下半本。真正完整演出一直拖到1921年,白遼士過世超過半個世紀後。之後即使在法國本土,此劇上演的機會也是非常的少。反而是英國,因為有畢勤、戴維斯等指揮家熱衷推廣,而較有機會上演。而在錄音上,真正以法語演唱的第一版是柯林戴維斯在1969年的錄音,這份1994年的蒙特利爾錄音,成為歷史上唯二的錄音室錄音。
特洛伊人一劇之所以難得演出,與它全長過長有關外,主要卡司,尤其是男女主角演唱難度極高且吃力更有很大的關係。過去唱男主角最知名的是以演奧泰羅聞名的瓊維克斯,而女主角最知名的則是以演唱華格納布倫希爾德和伊索德知名的法國女高音克蕾絲萍。後世歌唱家要找到有這樣音量和體力的著實不多。杜特華這份演出之所以能夠接連獲得法國朱諾獎和美國葛萊美獎,仰賴的就是兩位華格納重量級歌唱家:黛博拉薇特和蓋瑞雷克斯。
薇特在九○年代時曾經多次因為噸位過重而成為新聞頭條。其實1994年錄這份錄音當時,許多人都看好她成為未來的布倫希爾德,因為不看她的身材,她著實有著罕見與妮爾森、芙拉格絲妲相提並論的音量和體力。1991年她在芝加哥唱紅了理查.史特勞斯的納克索斯島一劇後,立刻被紐約時報預言將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華格納戲劇女高音,但她卻一直遲到2011年四月才真正第一次有機會唱到布倫希爾德一角。這樣讓人跌破眼鏡的生涯發展,讓她一直很少有全本歌劇錄音問世,儘管她先後拿到帕華洛帝歌唱大賽首獎和柴可夫斯基歌唱大賽金牌。幸好有這份特洛伊人錄音,保留了她最美的演唱,也讓她再度拿到葛萊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