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斯涅,鋼琴/楊頌斯 指揮 柏林愛樂 BPO
這是一份一個世代才會出現的經典錄音。而您正在目睹它的問世。古典唱片界很久以來已經沒有如此充滿正統語法卻依然能抱持著高度熱情與超技的演奏了,挪威鋼琴家安斯涅多年來在歐洲已經逐漸具有接替多位中生代鋼琴大師地位的態勢,他的曲目廣泛、對於曲目的深入和看法都遠超過同輩、甚至前輩鋼琴家,而其技巧之精湛,更透過他每一次的錄音和演出說服新一輩的愛樂者,他們正在目睹一位世紀大師的到來。而在這份葛利格與舒曼的鋼琴協奏曲錄音中,他在柏林愛樂與楊頌斯的伴奏下,展現他素來對於葛利格音樂的深入與親近,每一個音粒都在一流的音響捕捉下,呈現出這份代表21世紀第一份葛利格、舒曼鋼琴協奏曲經典的不凡地位。
在錄音史上已經出現過近半百種將這兩首協奏曲放在一起的錄音後,安斯涅這份錄音之所以能夠大膽的出現在唱片市場上,主要是在他能夠展現出超凡的新意,讓人在這套耳熟能詳的曲目中,找到不同的感動和喝彩,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工作。而這一點正因為楊頌斯和他一樣花費了許多時間在找出不同於前人的詮釋手法、卻又能維持樂曲正統而忠實曲譜樂意的詮釋觀。安斯涅在葛利格第一樂章中那驚人清晰的快速音階彈奏、在第二樂章中採取比傳統更慢卻更有氣勢的手法,將浪漫派鋼琴家的手法維持在精瘦不過度的自制中,卻適度傳達出音樂中必要的浪漫元素,並利用近乎貝多芬後期奏鳴曲式的空與實的對比,凝住樂曲的氣氛,成功地將他這第二次的葛利格協奏曲錄音推上更高的藝術境界。從小在挪威鄉間長大的安斯涅,雖然自小練琴,卻一直到16歲才第一次聽到此曲,這之後他就瘋狂的愛上這首由他同鄉作曲家所寫的樂曲,成為鋼琴家後他更以彈奏此曲聞名。但由於彈奏次數過於頻繁,他在八年前決定要將此曲擱置一段時間,好讓記憶慢慢重組這首樂曲,這一擱八年,成就的就是本片這份技巧圓熟、卻對曲意宛如第一次聽到般充滿興奮與熱情的詮釋。
至於本片中的舒曼協奏曲則是2002年12月間於柏林愛樂廳的現場錄音。之所以選擇現場錄音,是安斯涅在事後決定的,因為他發現這份錄音傳達出更多張力是無法在錄音間重製的。此曲中樂團與鋼琴家宛如一人般的唱和,可以說也是歷年此曲錄音中的一個示範之作。
【Track list】
1-3. 葛利格:鋼琴協奏曲op.16
4-6. 舒曼:鋼琴協奏曲op.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