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士塔高維奇:第一大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奏鳴曲

張漢娜
金牌大風 1997-10-07
優惠價
NT$398
商品編號: 94633242227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張漢娜,帕潘諾 Han-na Chang, Pappano

繼2003年灌錄的浦羅高菲夫大提琴奏鳴曲和交響協奏曲贏得同年德國迴聲錄音大獎後,今年張漢娜再進一步,以這種一首協奏曲搭配一首奏鳴曲的創新曲目搭配方式,推出另一位俄國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的作品。今年適逢蕭氏逝世三十週年,張漢娜這份錄音是特別為紀念作曲家而錄的。

在十一歲時因為參加在巴黎舉行的第五屆羅斯托波維奇國際大提琴大賽獲得首獎而聲名大噪,從此揚名國際的張漢娜,從一九九五年加盟EMI發行第一張專輯以來,更成為舉世大提琴演奏界的新焦點。這位三歲開始學鋼琴,六歲開始學大提琴,後來獲得全額獎學金前往義大利進入麥斯基大師班學習的他,隨後就長期跟隨麥斯基和羅斯托波維奇學琴。目前二十三歲的她,也和馬友友一樣,放棄以音樂為主的茱莉亞音樂院,而選擇進入哈佛大學。當年在羅斯托波維奇大賽她除了奪得首獎外,其實還獲得羅斯托波維奇另外頒贈的現代音樂詮釋獎,以表揚她對現代音樂的獨特見解。而由於同時在麥斯基和羅氏兩位俄國大師的調教下深受薰陶,張漢娜在脫離了早年的神童色彩以後,所選的錄音曲目於是開始朝向俄國曲目進展,繼2003年灌錄的浦羅高菲夫大提琴奏鳴曲和交響協奏曲贏得同年德國迴聲錄音大獎後,今年她再進一步,以這種一首協奏曲搭配一首奏鳴曲的創新曲目搭配方式,推出另一位俄國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的作品。

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是他中期以後的作品,他是聽到浦羅高菲夫的交響協奏曲後,有了靈感才創作此曲的,此曲完成於他第十和第十一號交響曲之後,此曲採用了他著名的DSCH主題作為動機,再引用了蘇聯獨裁者史達林最愛的俄國民謠「我親愛的蘇莉可何在?」的片段,此曲其實有著很強烈的控訴意圖。這首曲子是張漢娜的老師羅斯托波維奇在一九五九年首演的,距今還不到五十年,張漢娜在這份錄音中,以二十三歲低齡,卻表現出驚人的成熟和外放的熱情,而她比一般版本更快的速度,以及第二樂章的荒蕪感,第三樂章完全無伴奏所表達的自信、大器、第四樂章的穿透力和尖銳感,在在都讓此曲推向另一個詮釋的高峰。今年適逢蕭氏逝世三十週年,張漢娜這份錄音是特別為紀念作曲家而錄的。片中她這首奏鳴曲是蕭氏於一九三四年的作品,早上面的協奏曲二十五年完成,相對之下,這是一首不那麼激進,帶著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張漢娜在曲中展現她與鋼琴一唱一和,互為主從的優秀室內樂演奏家的身份,豐飽的音色與精確的音準,高漲的情緒流動,在在使人對此曲與她的演奏留下深刻的印象。
訂購須知
1.因發行日期較久遠,可訂購不一定有庫存,建議請先詢問有無現貨商品。 19.下單訂購後若因無庫存且代理商無法訂購,將會退款給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