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世界合奏團L’arte del mondo
魏納‧埃哈特Werner Ehrhardt (指揮)
*作曲家薩里耶利最暢銷之喜劇作品之一,為後續莫札特《費加洛婚禮》等義語歌劇開啟義大利市場。
*海頓曾為《嫉妒學校》至夏宮艾斯特哈濟城堡演出,親寫貢獻一首詠嘆調。
*此輯為《嫉妒學校》一劇世界首度錄音,首批限定附加德、英雙語歌詞冊。
《嫉妒學校》為古典時期作曲家薩里耶利所創作的一齣喜歌劇,此劇更是薩里耶利在世時最暢銷的喜劇作品之一,直至一八零九年都還在歐洲各大歌劇院中上演不輟。此劇的風格採用一七八零年的義大利式諧歌劇(opera buffa)形式寫成,此劇的手抄本樂譜更可以在歐洲各地的圖書館中找到與收藏,同時擁有德文、俄文、波蘭文、以及西班牙文等多種語言版本樂譜傳世,憑此可知《嫉妒學校》一劇在當時的歐洲有多受到歡迎。此劇首演於一七七八年威尼斯,後來也曾在一七八零年海頓任職的奧匈帝國夏宮艾斯特哈濟城堡中演出,因此海頓還特別為此劇親寫貢獻一首詠嘆調,現在也還找得到這首詠嘆調。
此劇不僅受到歐洲貴族、文人的喜愛,連當時的德國文豪歌德都曾在一七八四年的一封信中提及此劇,他以法文寫道:薩里耶利這齣《嫉妒學校》廣獲大眾喜愛,而大眾會喜愛此劇不是沒有原因的。此劇內容豐富、還有驚人的各式插曲,皆用非常高雅的品味譜寫呈現出來,每一首詠嘆調都讓我深受感動,尤其是終景和當中的五重唱。許多一七八零年代的評論家也都和歌德一樣,特別欣賞劇中的終景和五重唱段。當中使用管樂器的手法更讓他們讚嘆。但事實上,此劇的初版薩里耶利因為受到首演樂團的編制限制,只能使用弦樂團外加兩把雙簧管和兩把法國號,但是他卻用非常精簡的手法譜寫出他所想要的效果。不過到了此劇的第二版後,薩里耶利加進其他樂器以添加他想要的音色效果,如當時還算相當先進的單簧管,另外也寫了許多新的詠嘆調和重唱段,這個版本後來在一七八三年於維也納的義大利語歌劇院演出,之後更因為這樣讓他紅遍義大利,不久後薩里耶利帶著整個劇團前往義大利演出,此劇為之後莫札特的義語歌劇,包括《費加洛婚禮》等劇打開了義大利市場。一般現代較常聽到此劇的序曲則非出自薩里耶利之手,而是在一七八五年由後人依他另一齣間奏劇《La partenza inaspettata》的序曲、再加上一首D大調交響曲的元素一起改編成,這首序曲後來被稱為《威尼斯版》,成了最能代表薩里耶利諧歌劇風格的代表作。
此劇當初參與演出的歌手,後來也都是莫札特《費加洛婚禮》一劇中的首演人,由此可見莫札特和薩里耶利師徒關係之深。雖然此劇在薩里耶利生前這麼受歡迎,在十九世紀初之後卻因為風潮變化快速,迅速為人遺忘,一直到近年才開始再受到注意,此片甚至還是世界首度錄音,由此可知此劇受到遺忘的程度之深。而由於《嫉妒學校》劇中歌詞繁多,要印成冊耗費甚多工本,若再加上德語和英語翻譯的文字,那更是所費不貲;僅於首批發行限定附加歌詞本,想要珍藏之樂迷可千萬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