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在鋼琴家時代就以正統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詮釋聞名於世,成為指揮家後的巴倫波因,也同樣將主力放在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上。素來崇拜福特萬格勒的他,毫不保留地在這套德國人自豪的曲目上,展現他對福氏音樂理想的追隨和貫徹。前後灌錄過兩套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三套鋼琴協奏曲,巴倫波因可以說是舉世對貝多芬瞭解得最詳盡的指揮家,而在指揮貝氏的九首交響曲上,他則充份地表現他向德國指揮學派的靠攏和敬意:厚重的音色、恢闊的速度和巨大的聲響,在在都是德意志傳統的驕傲宣示。他不在意所謂古樂學派所帶來的啟發,逕自以十九世紀浪漫派對貝多芬的理解來呈現他們共同理想中的貝多芬:在長大發展部中所要找尋迷途和聲的依歸,天才的紀念品。巴倫波因以毫無愧色的彈性速度和強烈對比的音量來烘托他的貝多芬原型。採用由Jonathan Del Mar最新校定出來的九大新譜,卻還是參考了福特萬格勒等人遺留下來的九大傳統,巴倫波因毫不掩飾自己不願受到樂譜束縛、寧可以自己對貝多芬和其詮釋傳統的信心,自由地發揮。從而締造了一份卡拉揚之後最具有歷史價值和意義的貝多芬九大交響曲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