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廿世紀的波蘭作曲家來說,戰爭是親身的體驗。那個世代的波蘭中堅作曲家,跨出扭轉音樂發展新趨勢的第一步,卻在某種程度上為世人遺忘。除了相同的時空背景之外,在這張錄音裡的作品,呈現的是不同作曲家各自相異的音樂觀點。在首度錄音發行的羅濟基《聖殤,為華沙廢墟而作的交響曲》當中,我們聽到了內省、虔誠的聲音,不過在基謝萊夫斯基《為室內管弦樂團之協奏曲》的終樂章,則又可以發現充滿活力的繁音拍子。貝西維茲《為交響樂團之序曲》充滿朝氣,彷彿在為受壓迫的心靈,找到解放之道。
§ 曲 目 §
1. 貝西維茲:為交響樂團之序曲
2-5 卡瑟恩:為弦樂團之協奏曲
6-8 基謝萊夫斯基:為室內管弦樂團之協奏曲
9. 羅濟基:聖殤,為華沙廢墟而作的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