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聲機:這份錄音憑著其對蒙台威爾第聲音世界的忠實和用心之深教人激賞,這樣的用心和成果,這份錄音得以讓我們對這部歌劇的既成印象徹底改觀,且全然地信服。
蒙台威爾第的歌劇「波琵亞的加冕」首演於一六四二年威尼斯的嘉年華音樂季上,當時歌劇創作正在威尼斯開始進行實驗,「波琵亞的加冕」又搶先了其他當時歌劇創作,率先使用了歷史事件當作題材,全劇的故事取自古羅馬歷史中,尼祿王迎娶波琵亞,立她為后的經過。此劇在一六五一年重演後,就被遺忘長達兩百年,一直到一八八八年才再度有機會演出,但一直到一九六零年代以後,才因為古樂運動逐漸成為巴洛克前期歌劇中的代表。此劇特別的地方是,蒙台威爾第為什麼會選一則歌頌女主角以貪戀權位處心積慮取得后座的故事當作題材,似乎在歌頌貪婪,懲罰善良。但歷史學家相信,這是因為威尼斯當時的觀眾都深熟古希羅歷史,知道在波琵亞加冕後不久,暴君尼祿就將懷有身孕的波琵亞踢死,尼祿不久後也自盡身亡,所以,歷史學家相信,這是蒙台威爾第等人在展現威尼斯有著高於其他義大利城市的地位,尤其是在與教皇權力抗衡下,爭取自由的一種自信呼聲。
波琵亞的加冕一劇在當時和後世都很少演出的機會,但到了一九六零年代,隨著蒙台威爾第兩百五十週年誕辰紀念到來,開始有音樂學家注意到這部作品,先是英國古樂家雷帕德將全劇改編成大型管弦樂團演出受到推崇,連帶的吸引到很少碰觸巴洛克歌劇的卡拉揚也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推出此劇,古樂學家亞倫寇帝斯的版本在一九八零年問世,被視為最具權威的版本,但搶在他之前,哈農庫特在一九七四年就推出他的古樂版錄音,但被批評太多添加的詮釋。巴洛克權威希考克斯在一九九零年灌錄的這個版,依據了寇帝斯的版本再往前一步,在當時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權威古樂版本。這份錄音請到美國女高音奧潔演唱波琵亞,當時正是她聲勢最高時,雖然因為語言問題在歐洲發展多年無法演唱太多歌劇而發展受限,但她朝神劇和宗教音樂演唱發展卻備受肯定,不久後還要在維也納莫札特兩百年過世紀念音樂會上和蕭提、芭托莉合唱莫札特安魂曲。可惜在錄完這份演唱後不久,她就被診斷出罹患腦癌,於一九九三年病逝,享年五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