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聲機的話:透過這份錄音,讓我見識到這齣歌劇的戲劇張力。其中合唱團的演唱是那麼的雄偉又充滿新意。倫敦愛樂的演奏也是極為傑出,而錄音則捕捉到最燦爛的大合奏之美。
佛漢威廉士的歌劇「天路歷程」是以英國十七世紀佈道家約翰班揚的同名寓言詩改寫成,原著是英國文學史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佛漢威廉士自己稱此劇是「道德劇」而非歌劇,不過他還是希望此劇能以戲劇方式在劇院演出,而不像神劇全無動作、布景和戲服。此劇的劇本除了班揚的原著外,也用了佛漢威廉士妻子烏蘇拉寫的歌詞和聖經。劇中主角的名字他改成朝聖者,以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也能夠欣賞感受。此劇因為創作過程極為漫長,所以從開始到完成過程中,許多同時期佛漢威廉士創作的作品也都進入劇中成為片段,像是第五號交響曲的主題就成了其中重要的樂念。此劇大概是音樂史上角色最複雜的歌劇作品,前後共有四十一個角色。此劇在一九五一年首演並不成功,一九五四年劍橋大學學生推出一個學生版的演出,佛漢威廉士聽後非常讚賞,尤其劇中演出主角朝聖者的男高音約翰諾伯更受到作曲家的一再肯定,說他「唱出我的心聲」,也因為這樣,一九七零年鮑特要灌錄這份史上第一份錄音時,就力邀他擔綱。諾伯剛在四年前過世,他是劍橋大學費茲威廉學院的地理學學士,在校時就一直在學聲樂,並加入聖約翰學院詩班。他畢業後一度當過地理老師,但好快就決定展開獨唱生涯,一邊則加入BBC歌手合唱團和安布羅士合唱團,這些合唱團在當時的錄音許多都有他的參與,後來則成為曼徹斯特皇家北方音樂院的聲樂老師,以及三一音樂院的教師。這份錄音歷來只有兩份,眼前這份更因獲作曲家青睞而得以成為經典。
附贈CD-R收錄原文劇情概要與完整原文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