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 指揮 星光音樂會古樂團
Emmanuelle Haïm/Le Choeur d'Astrée
十八世紀閹人歌唱藝術發展到最巔峰,有兩位天王爭奪萬神殿最頂端的寶座,分別是法里內利和卡瑞斯提尼。許多人在電影「絕代豔姬」裡看過法里內利的故事,他以驚人歌藝和花腔技巧取勝;卡瑞斯提尼則以完美的音樂性和純粹的音色打動人心。這份錄音重現卡瑞斯提尼60多年演唱生涯的幾份高峰演唱。卡瑞斯提尼的音域屬於次女高音,但他能唱得比次女高音低很多,他擁有兩個八度的音域,而高大俊美和莊嚴的外表,更讓觀賞到他歌唱的人受到震懾。這兩位歌唱家經常在羅馬的戲院演出對手戲,成為羅馬最大的觀光景點。但隨著聲名高漲,他們都被富有的外國貴族聘請到宮廷劇院演唱,卡瑞斯提尼先後到過維也納、威尼斯、帕馬、聖彼得堡等地。但最後兩人卻都選在1733-34年來到倫敦,投入了韓德爾和由威爾斯王子所創的貴族歌劇院之爭。這時期的韓德爾正面臨生涯最嚴重的打擊,獨占了倫敦歌劇界20年後,他的歌劇院霸業不再獨霸,於是他引進卡瑞斯提諾來為他拉抬聲勢,但威爾斯親王卻也不甘示弱,引進森奈西諾和法里內利,也找來作曲家波普拉來和韓德爾互別苗頭。為此韓德爾接連為卡瑞斯提諾量身打造「賽米拉蜜德」、「艾麗安娜」、「艾里歐丹特」、「奧欽娜」等劇,都是以他雄渾的中低音、細膩的聲音表情和轉音技巧而設計的。這兩人到最後卻因為「奧欽娜」一首詠嘆調鬧翻,卡瑞斯提諾返回義大利,法里內利陣營則宣告大勝,從此韓德爾在倫敦的事業即一蹶不振。回到義大利的卡瑞斯提諾,繼續享受了25年的風光歲月,晚年更抵達聖彼得堡大受歡迎,但事實上卻已經在樂風丕變的義大利遭遇到冷落和過時的批評,1758年他終於隱退,1760年結束他輝煌的一生。
現年30歲的法國假聲男高音雅洛斯基是屬於女高音假聲男高音(sopranist countertenor)的歌唱家,他們的音域比大衛.丹尼爾這類專攻女低音或次女高音音域的假聲男高音要再更高,是能演唱巴洛克時代寫給閹人歌唱家曲目的男性歌唱家。他們的音域可以唱到高音C或更高(雅洛斯基是高音B),而且用的是頭腔共鳴而非假聲。這位原本在巴黎音樂院主修古小提琴的歌唱家,18歲才接受聲樂訓練,三年後一鳴驚人,在許多巴洛克演唱中綻露頭角,成為當紅的假聲男高音,並組成自己的古樂團Artaserse,是當前最頂尖的法國假聲男高音。這份錄音中他和當紅的古樂女指揮艾姆共同演出這套罕見的巴洛克曲目,是現代假聲男高音最高難度的挑戰,他那種非人世所有的嗓音,讓我們有機會遙想卡瑞斯提諾在世時的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