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以來,小提琴家兼作曲家並不多見,帕格尼尼與克萊斯勒是其中翹楚。二十世紀俄裔美籍的馬可夫以小提琴家身份為自己寫了高度品味,卻自娛娛人的「行 家」音樂。小提琴協奏曲因採用許多中國民謠為素材而名之為<中國>,全曲嚴謹而工整,馬可夫的小提琴神技在此亦得到全面的發揮;此曲並獻給李登輝做為建國 八十年之賀禮。<福爾摩沙組曲>中,馬可夫讓台灣風民謠穿上歐洲巴洛克組曲的外衣,隨著葡萄牙「愚狂」舞曲起舞,足見其輕鬆不受拘束之個性。<波奇狂想 曲>則結合了蓋希文<乞丐與蕩婦>的原創性、炫目的小提琴技巧與適當的編曲,予人屏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