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裝專輯以原始封面呈現
從十九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世紀,華格納與理查‧史特勞斯是影響到德國歌劇發展最重要的兩名作曲家,而理查‧史特勞斯在歐洲樂界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三十五歲前,理查‧史特勞斯已經寫下《唐璜》、《死與變容》、《狄爾愉快的惡作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唐吉訶德》等幾首著名交響詩,以及帶有自傳性質的交響詩《英雄的生涯》,很快就成為歐洲作曲界的先驅人物。進入二十世紀之後,理查‧史特勞斯的興趣從交響詩移轉到歌劇。接下來的四十年,他寫出備受爭議的歌劇《莎樂美》和《厄勒克特拉》、《玫瑰騎士》、《阿拉貝拉》、《沒有影子的女人》以及《隨想曲》等歌劇。除此之外,理查‧史特勞斯還寫過芭蕾音樂、大量的無標題器樂曲、合唱曲以及德語藝術歌曲。
理查‧史特勞斯是標題音樂的支持者,認為音樂必有所指。他說:「實際上,是沒有『絕對音樂』這回事。音樂有兩種,好的和壞的。如果是好的,那麼它一定代表某種意義,便成了標題音樂。」
即使即將邁入半個世紀,指揮家肯培在1970年代與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錄製的理查‧史特勞斯作品錄音,依然以它無與倫比的清晰度,還有微妙的音樂性得到愛樂者的肯定。肯培的詮釋具有強大的情感推力,每一個樂句都經過仔細推敲。而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的聲音既有質感而且具有豐富的色彩,精緻細膩的程度絕不遜於柏林愛樂。
STEREO / 錄音年份:1970-1976
§ 曲 目 §
CD 1
理查‧史特勞斯:音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作品30
理查‧史特勞斯:音詩《死與變容》,作品24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玫瑰騎士》組曲,o.op. 145
理查‧史特勞斯:月光音樂(選自歌劇《隨想曲》,作品85)
CD 2
理查‧史特勞斯:音詩《狄爾愉快的惡作劇》,作品28
理查‧史特勞斯:音詩《唐璜》,作品20
理查‧史特勞斯:音詩《英雄的生涯》,作品40
CD 3
理查‧史特勞斯:為二十三件獨奏弦樂器所寫的練習曲《變形》,o.op. 142
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作品64
CD 4
理查‧史特勞斯:為大提琴與管弦樂團所寫的幻想變奏曲《唐吉訶德》,作品35
理查‧史特勞斯:為小型管弦樂團所寫的舞蹈組曲(改編自庫普蘭的鍵盤樂器作品),o.op. 107
CD 5
理查‧史特勞斯:交響幻想曲《來自義大利》,作品16
理查‧史特勞斯:音詩《馬克白》,作品23
CD 6
理查‧史特勞斯:莎樂美之舞(出自歌劇《莎樂美》,又稱為《七紗舞》)
理查‧史特勞斯:芭蕾《暴發戶》組曲,作品60-IIIa
理查‧史特勞斯:圓舞曲(選自芭蕾音樂《發泡奶油》組曲,作品70)
理查‧史特勞斯:芭蕾《約瑟夫傳奇》交響樂片段,o.op. 148
CD 7
理查‧史特勞斯: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8
理查‧史特勞斯:家庭交響曲,作品53
CD 8
理查‧史特勞斯:降E大調第一號法國號協奏曲,作品11
理查‧史特勞斯:降E大調第二號法國號協奏曲,o.op. 132
理查‧史特勞斯:D大調雙簧管協奏曲,o.op. 144
理查‧史特勞斯:為單簧管、低音管、豎琴與弦樂器所寫的小協奏曲,o.op. 147
CD 9
理查‧史特勞斯:D小調為鋼琴與管弦樂團所寫的戲謔曲,o.op. 85
理查‧史特勞斯:為鋼琴(以左手彈奏)與管弦樂團所寫的《家庭交響曲》補遺,作品73
理查‧史特勞斯:為鋼琴(以左手彈奏)與管弦樂團所寫,以帕沙加利亞形式寫成的交響練習曲《泛雅典神廟隊伍》,作品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