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仙」一劇是厄瓜多爾編舞家艾胥頓在一九五八年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編寫的芭蕾舞劇,自首演以後,此劇成為近代舞劇中經常上演的舞碼。故事來自富克(Friedrich de la Motte Fouque)的小說,描寫一名水仙,因為被帕雷蒙王子追求,而嫁到人間。大體上就跟美人魚的故事差不多,但在故事中途,王子和水仙搭的船卻被其他忿怒的水仙掀起狂風巨浪而翻覆,導致一對戀人分隔。王子以為水仙死了,於是再娶人類女子為妻,沒想到水仙回來後因此心碎,於是送給王子一吻,王子因此死去。水仙返回海底世界,從此遺忘王子。
此劇最早艾胥頓是想委託英國作曲家華爾頓創作,但華爾頓轉而介紹好友德國作曲家亨策給艾胥頓,艾胥頓和亨策討論後決定將場景移到地中海,並且要具有歌德式的鬼魅特質,就此決定了此劇特殊的風格。亨策為此劇所寫的音樂,被成為史上最美的芭蕾音樂,可惜至今依然少有人聽到。
此劇的首演舞者是當時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首席舞伶瑪格芳登,艾胥頓從一開始就以她的身段舞技為對象打造編舞,舞評人看過後更形容此劇就像是一首「芳登的協奏曲」,全都圍繞著瑪格芳登打轉。瑪格芳登一人獨霸此劇長達八年,從一九五八年首演到一九六六年為止,每一場演出都是她領銜,中間只有少數幾次是別人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