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錄音展現了伯恩斯坦多才多藝的其中三個面貌:音樂劇、交響曲、芭蕾舞曲。「憨弟德」在1956年首演時雖然稱不上大成功,但也在接連一年之中演出73場,而且首演卡司的錄音獲得很高的評價,其中的序曲更成為伯恩斯坦所有音樂之中,在音樂會演出次數最為頻繁的作品之一。「憨弟德」序曲在短短四分多鐘的音樂裡,伯恩斯坦將該劇的四首著名旋律寫了進去,可聽性極高。
第二號交響曲「焦慮的年代」名字取自英國詩人奧登的詩作,伯恩斯坦1947年讀過該作品後便深深受到著迷,便很快地譜出這首交響曲;他承認在這首交響曲當中突出的鋼琴部分,是他將自己融入這首交響曲的一個方式,「像一個自傳似的鏡子,可以好好看清自己。」這首交響曲於1949年首演,由伯恩斯坦的恩師庫塞維斯基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鋼琴便是伯恩斯坦本人。
相對於第二號交響曲,芭蕾舞曲「不解風情」一點兒也不顯現出焦慮。它是1944年伯恩斯坦為百老匯的著名製作人羅賓斯譜寫的作品,推出之後大受歡迎,不久後即被改編成音樂劇「錦城春色」。音樂裡大量使用流行元素,甚至還有比莉.哈樂黛的演唱也被置入其中,你可以從這裡感受到這一位美國作曲家,在他二十幾歲時冒出茂盛無比的創作力。
【Track list】
伯恩斯坦:
1. 憨弟德序曲
2-19. 第二號交響曲「焦慮的年代」
20-.28. 芭蕾舞曲「不解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