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絲 Maria Callas / 飾 諾瑪
露德薇希 Christa Ludwig / 飾 阿達吉莎
柯瑞里 Franco Corelli / 飾 波里歐內
賽拉芬 Tullio Serafin / 指揮
史卡拉歌劇院合唱團與管弦樂團 Chorus & Orchestra of La Scala Milan
「人一生中會看見不少偉大的事物,但有多少能與卡拉絲的《諾瑪》相比?」大導演柴菲雷利的這句註解,也是所有樂迷的讚嘆。的確,自《諾瑪》問世至今一百八十餘年來,卡拉絲始終是這位悲劇女祭司的最佳代言人,她在舞台上的演出多達八十四次,也留下兩個版本的全曲錄音。1954年第一版擁有光輝燦爛的美聲記錄,六年後第二版則在角色上有更感人的深度刻劃。這一年卡拉絲正與希臘船王歐納西斯熱戀中,愛情讓她有了不同以往的詮釋,誕生了更溫柔、更具母愛、更像女人的諾瑪。
「一切皆可拋,唯獨《諾瑪》永留存」,貝里尼畢生心血盡情揮灑在這齣歌劇裡,劇情描述督伊德教女祭司長諾瑪與羅馬將軍波里歐內秘戀並生下兩個小孩,然而波里歐內卻移情別戀,愛上她的年輕部下阿達吉莎。悲痛欲絕的諾瑪喚不回負心人,最後向眾人坦承自己為愛叛教,攜著波里歐內走向火刑台。與卡拉絲合作過《諾瑪》的導演柴菲雷利說:「卡拉絲完全與諾瑪結合在一起,某方面而言,這是她自己的故事,她是自己藝術的大祭司,同時她又是最脆弱的女人。卡拉絲以《諾瑪》將歌劇提升到最高境界。」
相較於1954年版本,卡拉絲這1960年錄音在聲音上或許略有衰退,但由於前些日子在希臘及米蘭所演出的《諾瑪》極為成功,喚回她重錄此劇的信心。同樣由賽拉芬指揮史卡拉歌劇院之班底,這也是高齡八十二歲的大師最後一次參與卡拉絲的錄音。此外,與之對唱的兩大主角則更勝前一版本,次女高音露德薇希的阿達吉莎更年輕,融合程度更絕妙,而柯瑞里亦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戲劇男高音,共同創造唱片史上最偉大的《諾瑪》名盤。
(1960年9月5-12日錄音於米蘭史卡拉歌劇院 Teatro alla Scala, Milan)
曲目:
貝里尼:《諾瑪》3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