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gang Sawallisch/Eva Marton/Alfred Kuhn/Carmen Anhorn/Daphne Evangelatos
瑪桐、史都德、李波芙彩克、魏寇等人演唱/沙瓦利許 指揮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艾蕾克特拉」是古希臘著名悲劇俄瑞斯特(Orestesia)中的一段故事,而佛洛伊德的弟子容格採用「艾蕾克特拉」定名了戀父情結,成為近代精神分析的重要名詞。此劇描述古代邁錫尼國王阿加曼農與妻子克呂泰涅絲特拉育有一子三女,分別為俄瑞斯特、艾蕾克特拉、伊菲珍妮亞和克律索忒彌絲。在特洛伊戰爭後,國王為了遠航,乃殺女兒伊菲珍妮亞以祭風神,祈求一路順風,妻子克呂泰涅絲特拉不忿,乃偕同情人艾吉斯索殺了國王。艾蕾克特拉為報父仇,乃協助兄長俄瑞斯特殺了母親和情人。理查.史特勞斯在1930年與劇作家霍夫曼史塔爾改編此劇,1909年1月25日在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首演。史氏和霍氏兩人捕捉此劇的復仇主題,將艾蕾克特拉拉抬為全劇主角,在最後弒母成功後,讓她跳了一支凱旋之舞後迅即死亡的恐怖場景。而音樂上此劇複調性與和聲平行的作曲手法,是此劇最廣為人知的效果。為了鋪陳劇中人物的恐怖心理,史特勞斯採用了特別龐大而不尋常的配器:包括手鼓、小鼓、鈸、響板、銅鑼、八架定音鼓、四部小提琴、兩部大提琴、三部中提琴等等。
沙瓦利許這份以德勒斯登國家歌劇院1990年班底為基礎錄成的唱片,有八○年代後期最耀眼的兩位戲劇女高音坐鎮。艾蕾克特拉這個角色非常難唱,即使偉大的華格納女高音妮爾森也承認不太確定這個角色是否會傷害她的喉嚨,因為史特勞斯在此角演唱到最高音時還要啟用整個龐大的樂團與之抗衡,無疑加重歌唱家的負擔,因此歷來能唱好此角的都成為傳奇,瑪桐因為這份出色的演唱而成為史上最頂尖的艾蕾克特拉之一。她的音量極大,尋常錄音間不易捕捉下她的歌聲優點,這份錄音因為選擇在音響效果極佳的慕尼黑海克力士廳而保存了她的優點。她自己曾說為史特勞斯而瘋狂,或許是在史氏歌劇中她找到完全釋放自己嗓音的痛快,而不用像唱其他角色(甚至她著名的『杜蘭朵』)那樣刻意降低音量。史都德飾演劇中妹妹一角也同樣的出色。灌錄這份錄音時瑪桐46歲,而近年來她依然以這個角色受到歡迎,被邀請在杜塞朵夫的萊茵邦德意志歌劇院中演唱,而那時她已經64歲了,可見其實力。
【Track list】
理查.史特勞斯:歌劇「艾蕾克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