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

肯特長野
SONY MUSIC 2009-04-30
優惠價
NT$418
商品編號: 886975082124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肯特長野(指揮)蒙特利爾交響樂團/葛哈爾(男中音)/沃格特(男高音)
◎以六首唐詩德文譯詞寫成的大地之歌 原本是為「男高音、女低音與管弦樂團」,此專輯版本將女低音改成男中音演唱
◎男中音由當今德國最受歡迎的男中音葛哈爾: 男高音的沃格特(Klaus Florian Vogt),原本是漢堡愛樂管弦樂團的首席法國號手(漢諾威和漢堡音樂院畢業),但他一邊也未間斷在呂北克(Luebeck)音樂院學習聲樂,並積極在歌劇舞台上發光發熱。


  以六首中國唐詩德文譯詞譜寫「大地之歌」,是馬勒自稱為「為男高音、女低音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Eine Symphonie fur eine Tenor und eine Alt Stimme und Orchester)(寫在樂譜扉頁)。馬勒採用的是德國詩人Hans Bethge在一九零七年出版的譯作。扉頁上馬勒也載明了,女低音的聲線可以改由男中音演唱,也是這份專輯所採用的型式,不過,這是較罕見的一種演出型式,尤其是樂曲剛完成的前幾十年間,幾乎沒有正式演出採用,一直到伯恩斯坦和費雪狄斯考的合作,才第一次在國際樂壇間獲得迴響與肯定,並開始有人起而效尤。

  曲中的六首唐詩,依原譯者的德文發音標示,歷來頗有爭議(像究竟是錢起還是張繼),目前有六曲較確定:第一樂章是李白的「悲歌行」、第二樂章是錢起的「效古秋夜長」、第四樂章:李白「採蓮曲」、第五樂章李白「春日醉起言志」、以及第六樂章由孟浩然「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維的「送別」二詩集合而成。貝格特的這六首譯詩,其實並不是從中文譯為德文,而是參考其他轉譯自法文譯本的德國譯本以「再創作」的方式,加以吸收過後以德文詩的美感重新創作成的,所以重點不在譯筆,而在重新創作符於二十世紀第一個十年文化精神的作品,那個屬於德國文化史最浪漫、璀璨、卻即將毀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暈眩年代」(the Vertigo Years)。整首大地之歌的精神在最後樂章,尤其是最後的「永遠…永遠」(Ewig…Ewig),這是由馬勒親自加上的歌詞,歌手不斷反覆這段詞句,再加上整個樂章馬勒要求由各樂器部門的獨奏樂器以自由跳脫小節線和節拍的方式獨奏(馬勒親口要求:無視於節拍ohne Ruecksicht auf das Tempo),因此讓演唱和指揮家都面臨極高的挑戰,也因此舉凡能演繹成功,並傳達出樂曲神髓的演出者,莫不留名青史,像最有名的就是英國女低音凱瑟琳費莉兒(Kathleen Ferrier)在過世前與首演指揮華爾特(Bruno Walter)留下的錄音即是。

  這份錄音邀到德國當今最受喜愛的男中音葛哈爾(Christian Gerhaher)演唱原本女低音的樂章,他採用截然不同的風格詮釋這套作品。最主要的是他以不帶壓力的抒情、輕柔嗓音演唱這些樂段,只在第六樂章後半段,才開始轉為戲劇性並堅定的音色與口吻,這讓他這份詮釋在熟悉這套樂曲的樂迷心中,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因為以往的男中音,沒有人這麼自由而富創意地找到這樣一套可以自成一格、具有說服力的詮釋手法。

這份錄音主要都是他在2009年初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音樂廳現場演出(部份是隨後在慕尼黑的錄音室補成),卻能夠卸除現場演出的壓力,呈現出詩一般的徐緩和顧盼自若。另外,片中擔任男高音的沃格特(Klaus Florian Vogt),原本是漢堡愛樂管弦樂團的首席法國號手(漢諾威和漢堡音樂院畢業),但他一邊也未間斷在呂北克(Luebeck)音樂院學習聲樂,並積極在歌劇舞台上發光發熱。如今他已是德國樂壇頂尖的華格納英雄男高音,2006年更踏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唱羅恩格林一角,前年也受邀至華格納歌劇聖地拜魯特音樂節演出紐倫堡的名歌手。肯特長野這份演出,將最後樂章緊湊地凝聚在一起,並充份讓樂團襯托出兩位歌唱家採用的抒情語法,展現出非常大師級的音樂性和整體觀,讓人聆畢全曲,像是心隨之被掏空了一角般,悵然若失。
訂購須知
1.因發行日期較久遠,可訂購不一定有庫存,建議請先詢問有無現貨商品。 640.下單訂購後若因無庫存且代理商無法訂購,將會退款給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