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聲機雜誌:「李帕第的演奏有許多優點,但其中最出色之處就在於他的精確性、他對於左手和弦處理的節奏感,以及他不喜歡隨意把樂曲弄得很煽情感傷。他這份演奏讓我從頭到尾都聽得非常專注又非常陶醉,這份錄音可以說是二十世紀錄音史的精華之作。」
在他於一九五零年因霍奇金氏症過世時,羅馬尼亞鋼琴家李帕第才只有三十三歲之齡,比莫札特還要早逝,但他卻已經享有當時知名鋼琴家和作曲家的聲名和地位。出生於音樂世家的他,父親是薩拉沙泰的高徒,可謂家學淵源身厚,他從小就有出色的音樂天份,羅馬尼亞小提琴家恩奈斯庫見他如此早慧,更答應要當他的教父。十三歲時演奏葛利格鋼琴協奏曲他就已經獲得滿堂采,十五歲寫的鋼琴奏鳴曲也拿下作曲獎。十六歲他參加維也納鋼琴大賽,因為評審認為他還年輕,所以只給了二獎,因此讓法國鋼琴大師柯爾托忿忿不平離席抗議。李帕第因此追隨柯爾托來到巴黎學習,並拜在布蘭潔的門下,追隨杜卡學作曲、孟許學指揮。二次大戰造成他演奏生涯中斷,戰後原本要復出的他,卻馬上被診斷出霍奇金氏症,他也大量減少演出活動,不久他就病情嚴重,在一九五零年九月十六日他來到法國貝桑森舉行最後一場獨奏會時,所有到場的音樂家和觀眾,都知道眼前這位鋼琴家就要不久人世了,許多人都因此潸然淚下,他在期間彈了十三首蕭邦的圓舞曲和巴哈的聖詠曲,好像是在向人間告別一樣。兩個月後他就與世長辭。李帕第以演奏巴哈、莫札特和蕭邦聞名於世,尤其是他灌錄的蕭邦圓舞曲全集,更是非常受到尊敬與喜愛,從初版至今都不曾絕版過。這份錄音灌錄於一九五零年的七月間,當時他已經病體孱弱了,兩個月後他就舉行了貝桑森獨奏會,再隔兩月他就與世長辭。
曲目
蕭邦
1-14 十四首圓舞曲
15. 船歌
16. 第二號夜曲,作品27
17. 第三號馬厝卡舞曲,作品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