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感時刻:做白日夢時、身心靈放鬆的時刻
大提琴之夢:大提琴溫暖而飽滿的音色可以說注定要成為浪漫音樂最佳代言人的樂器。從巴哈沉思而熱情的第三號無伴奏組曲,到布魯赫動人的晚禱,和聖桑輕柔婉約的天鵝,到佛瑞款擺生姿的西西里舞曲,這張專輯中的樂曲邀您將忙碌現代生活拋在腦後,放鬆一下,在琴音中找回內在的平衡。
不像中文稱的「大」提琴給人的印象,大提琴的義大利原文是「小」提琴(violincello),cello一字義文是小的意思。大提琴的調音從下二八度的C音開始,每弦隔一個完全五度音往上調,分別是G-D-A。這種調音法和中提琴完全一樣,只是大提琴又比中提琴低八度。大提琴並不是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樂器,而是在十八世紀中葉以後才出現的。在這之前,巴洛克時代用各種不同的低音維奧爾琴來演奏大提琴的聲部,每個地方、時代和製琴家各有不同取代這個聲部的樂器,音色、型式和大小、演奏方式都不一樣,有的甚至有五弦或六弦。一直到十八世紀後半葉大提琴才逐漸淘汰其他類似樂器,固定成為樂團和獨奏中常用的低音弦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