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頌:第3&4號交響曲

阿巴多 (指揮)倫敦
福茂 2007-12-01
優惠價
NT$318
商品編號: 28947586777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企鵝評鑑***:「阿巴多這份為笛卡所錄的蘇格蘭交響曲演奏得非常優美,倫敦交響樂團在他的指揮下則表現出高度的精緻情感,而義大利交響曲則透露著一股輕快感,還搭配著抒情的溫暖感。這份1968年在金士威廳(Kingsway Hall)所做的錄音,音效非常清新且鉅細靡遺,音色飽滿且散發著木管樂器溫潤的音色。」

孟德爾頌的五首交響曲中只有第1號沒有標題,其餘四曲都有標題。其中第3號「蘇格蘭」完1842年,是他在1829年前往愛丁堡看到一棟瑪麗皇后曾經住過的廢棄古堡後的創作;在參觀後十三年才在沉澱的腦海中找到當時參觀後的心情,將之寫成了這首交響曲。孟德爾頌和英國頗有淵源,也很受到英國人的喜愛,因此他許多作品都和英國有關。如神劇「保祿」就是受英國的合唱協會委託創作的,而著名的「芬格爾洞窟」序曲,也是在造訪愛爾蘭後,見到當地的特殊風景而寫下的心情。孟德爾頌在1830年於義大利創作了「芬格爾洞窟」,也就是在這時他開始創作第4號交響曲「義大利」,在他的五首交響曲中,這是最受到歡迎的一首。孟德爾頌向來喜愛義大利,稱之為「幸福之地」。此曲以輕巧、燦爛、亮麗的音響組成,除了行板樂章帶有一種宗教般的沉重感外,全曲都可以讓人感受到孟德爾頌對義大利這塊土地的美好感受,此曲終樂章也很值一提,因為孟德爾頌特別採用義大利本地的傳統舞曲「薩塔雷洛舞曲」,藉用其奔放跳躍的節奏,來結束這首愉快的交響曲。

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早年雖然是在米蘭音樂院接受教育,但他的指揮教育卻是在維也納音樂院隨史瓦洛夫斯基這位前輩指揮家學習而完整的。1958年他拿下庫賽維茲基指揮大賽首獎,之後又在1962年拿到米卓普洛士指揮大獎,迅速在國際樂壇成名。他是著名的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的創辦人,藉此讓原本只有在歌劇季才有演出工作的樂團成員,也能夠有音樂會演出的訓練。三十二歲就登上薩爾茲堡音樂節、同時指揮維也納愛樂,阿巴多在1979年成為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此職他前後擔任了八年,直到五十三歲時被聘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總監後才卸下。這中間有四年他同時也是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不過他生涯真正的高峰是在1989年接續卡拉揚之後成為舉世矚目的柏林愛樂指揮,此職前後擔任了十三年,到2002年才卸任。

阿巴多的指揮風格和曲目兼具了德、義的特長,對於義大利和俄國浪漫時代的歌劇他有著驚人的洞見,而在德奧交響曲目上,又特別能夠掌握音樂中的歌唱特質。這份1967年的孟德爾頌交響曲錄音,就能夠見到他在德奧交響曲目上,對於其歌唱線條雕塑的成績。

曲目:
Symphony No.3 in A minor 'Scottish'

1. I Andante con moto - Allegro un poco agitato 12:45
2. II Scherzo: Vivace non troppo 3:15
3. III Adagio 10:11
4. IV Allegro vivacissimo - Allegro maestoso assai 9:25
Symphony No.4 in A major 'Italian'
5. I Allegro vivace 10:28
6. II Andante con moto 6:57
7. III Con moto moderato 6:37
8. IV Saltarello: Presto 7:48
訂購須知
1.因發行日期較久遠,可訂購不一定有庫存,建議請先詢問有無現貨商品。 542.下單訂購後若因無庫存且代理商無法訂購,將會退款給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