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時代大提琴音樂 (DAW50)

畢爾斯瑪
華納 2000-04-15
優惠價
NT$308
商品編號: 825646962204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 這份錄音是以荷蘭古大提琴家畢爾斯瑪為核心,帶領其他四位「荷蘭巴洛克學派」古樂運動的成員,所共同發掘的一套少見巴洛克大提琴曲目
★ 大鍵琴:哈農庫特、大提琴:寇斯特、霍巴特、低音小提琴:伍德洛


大提琴這項樂器是在義大利被發明出來的,也因此最早的大提琴音樂也出現在義大利。在大提琴來到以前,歐洲樂壇的低音弦樂器主要是由維奧爾琴所獨霸,但在十六世紀大提琴開始在克雷蒙那等地被發明出來以後,這種夾在兩腳之間演奏的弦樂器開始受到喜愛,逐漸取代了低音維奧爾琴。最早的大提琴音樂是在十六世紀創作出來的,一開始只有義大利人喜歡這種樂器較紮實的音色和較大的音量,歐洲其他地區則偏好傳統的維奧爾琴柔和而較小的音量。但義大利獨鍾大提琴,因為它能夠表達起伏更強烈的音樂情緒,符合義大利人在當時對歌劇和聲樂的美感標準。

本片中的大提琴音樂都完成於一六八零到一七八零年間,這中間部份作品已經從巴洛克跨到洛可可時代,但基本的技法和美學標準則與巴洛克時代相距不遠,畢竟洛可可樂派的美學是在德奧等地發源,在義大利並不是時興。這裡面有兩位作曲家本身就是大提琴家:傑米尼亞尼和包凱利尼,而且兩人也都寫了數量龐大的大提琴音樂,傑米尼亞尼為大提琴所寫的大提琴奏鳴曲至今也還偶爾有人演奏,至於包凱利尼的大提琴協奏曲則是海頓協奏曲來到以前,就廣受喜愛的大提琴名作。這份錄音是以荷蘭古大提琴家畢爾斯瑪為核心,帶領其他四位「荷蘭巴洛克學派」古樂運動的成員,所共同發掘的一套少見巴洛克大提琴曲目。荷蘭古樂運動在當時才剛剛起步,但因為雷翁哈特已經和維也納古樂學派的哈農庫特交換過許多領先時代的古樂訊息,因此讓他們日後成為孕育比利時、英國和法國古樂學派的中堅;六八年時畢爾斯瑪才剛結束於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首席大提琴家的身份,決定改弦易轍,暫時放下傳統大提琴投入古大提琴的演奏,這份錄音就是他花了許多時間前往圖書館、在古手稿中選出的罕見曲目;片中他使用一六九九年威尼斯製的Mattio Gofrilleri古琴,與他合作的第二把大提琴則是瓜達尼尼一七四九年製的古琴。這份一九六八年原由德律風根(Telefunken)'Das Alte Werk'古樂系列灌錄的錄音,早在七零年代時就已經成為經典。
訂購須知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