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丁 指揮 布萊梅德意志室內愛樂 Harding, die 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
1883年這一整年裡,布拉姆斯將自己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創作第三號交響曲,並且遠離他已定居20年之久的維也納,回到他的故鄉德國去構思此曲。同年12月2日,此曲即由漢斯.李希特指揮維也納愛樂完成首演,首演後此曲也立刻被視為當代經典,獲得眾人喜愛。其受歡迎的程度一度讓布拉姆斯驚恐,因為他深怕此曲的大受歡迎,會讓他成為一曲作曲家,再沒有作品能超越此曲。此曲還被首演的李希特冠上「英雄」的別名,藉此李希特希望拉近此曲與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的關係。此曲一開始的三音動機:F、降A、F,正是布拉姆斯私密的信條:自由但幸福的(frei aber froh),這三音動機在全曲中不斷出現。著名的音樂學者羅斯丹曾形容布拉姆斯的四首交響曲其性格分別是:悲愴、田園、英雄和對位。這首演於1885年10月25日的第四號交響曲就是以巴哈一般的對位性格寫成的,這首交響曲中將第三號交響曲的英雄氣質盡數揮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種秋意般的辭意,不過兩曲都不約而同染上了北歐的氣氛。此曲最為人稱道的是在終樂章裡採用夏康舞曲的型式創作,這也是為什麼此曲被羅斯丹稱為對位的原因,而這首龐大夏康舞曲的主題則來自巴哈第150號清唱劇的主題。他將這道古老的主題連續翻轉變化了35次。這份錄音是丹尼爾. 哈汀這位十九歲就被阿巴多任命為柏林愛樂助理指揮的指揮家在二零零一年的錄音,錄音時他還只有二十六歲。片中的布萊梅德意志室愛樂是他至今依然擔任音樂總監的樂團,和另一個他在去年率領來到台灣的馬勒室內樂團一樣,都是他最常合作的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