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雷亞與梅莉桑」取材自法國劇作家梅特林克的同名戲劇,故事涉及一個無法擺脫命運作弄的愛情故事。德布西以神秘精緻的印象派表現手法,在淡淡的情愫中逐步將這部悲劇推向沈慟的結局。杜特華在本集中完全地掌握了德布西音樂的神髓,波動如水的管弦及飄浮游移的半音階音符將這部悲劇襯托得更為蒼涼悲情、感人不已。
蒙特利爾交響樂團身為加拿大魁北克法語區的管弦樂團、再加上瑞士指揮家杜特華繼承了指揮家孟許、安塞梅兩人在法國管弦樂曲上的調教,以及他移植個人在瑞士法語區管弦樂團的長期經驗,讓蒙特利爾交響樂團成為北美地區唯一精通法國管弦樂曲的樂團,長年來他們所演奏的法國音樂,尤其是印象派的德布西和拉威爾一直就備受讚譽,但畢竟他們是個音樂廳附屬的樂團,並不是歌劇院附屬的樂團,因此在杜特華二十五年指揮該團的過程中,演出歌劇的經驗並不多,但這份「佩雷亞與梅莉桑」卻意外出現在他們一九九零年的錄音,而其成績也意外的出色。這一半是因為杜特華維持了演出中濃厚的德布西管弦樂氛圍,一半則得力於主要的演出者。
劇中的女高音艾略特-魯加茲是法國里昂歌劇院的首席女高音,她從1980年在此成功演唱梅莉桑一角後,就成為八○年代最知名的梅莉桑,這也是為什麼杜特華在決定要灌錄此劇時,第一個想到要邀請的就是她的原因。艾略特-魯加茲的核心曲目其實一直都是莫札特,以此她往外加了美聲歌劇以前的古樂曲目,主要都是巴洛克作品,這讓她的聲音不像近代幾位錄梅莉桑的女高音那樣,過於像華格納或理查.史特勞斯的女主角,相反的魯加茲比較像是梅姬泰特(Maggie Tate)這位德布西最屬意的梅莉桑。
片中佩雷亞也同樣來自法國,狄迪葉亨利和魯加茲一樣是里昂歌劇院的頭角,他畢業自巴黎音樂會,本來就是以演唱德布西、古諾和拉威爾、馬斯奈聞名,尤其佩雷亞一角,更是讓他一夕成名的關鍵招牌角色,後來莫斯科請到拉威爾學生羅森塔(Manuel Rosenthal)執導上演此劇時,就特別點名由亨利主演。憑著佩雷亞一角,他唱遍了美國、阿根廷、日本等地。這份錄音也因為他們出色的演唱,贏得葛萊美獎最佳歌劇錄音和德國德意志唱片樂評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