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到1913年之間,德布西為鋼琴寫了兩冊共二十四首前奏曲。雖然稱為「前奏曲」,但是每一個小曲都有一個文學氣息濃厚的標題,而且構思已經與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完全沒有相似之點。有趣的是,標題也不代表德布西的創作靈感來源,而是完成後的樂曲帶來的感受。德布西把標題寫在每一首樂曲的尾聲,代表他希望演奏者能以自己的觀點來詮釋,不要受限於標題上的字。
第一冊的十二首樂曲標題分別是:〈德爾菲的舞女〉、〈帆船〉、〈平原上的風〉、〈暮色中的聲音與香味〉、〈阿納卡普里山丘〉、〈雪地上的足印〉、〈西風之所見〉、〈棕髮少女〉、〈中斷的小夜曲〉、〈沉沒的教堂〉、〈帕克之舞〉、〈遊唱詩人〉。這時德布西的創作風格已經純熟,他熟練地運用鋼琴的各種音響效果與色彩,展現出如同調色盤般的情調,為「前奏曲」開發了全新的領域。
這張影片拍攝於1999年,它不只是看著巴倫波因彈奏第一冊前奏曲,而是在德國導演與製片人斯馬奇尼的巧思下,把巴倫波因的音樂、德布西的作品以及作品標題的內涵視覺化,中間穿插著與德布西生平相關的材料,讓愛樂者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可以更了解德布西的音樂,並且從中發揮自己的想像力。
規格
長度:約59分鐘
系統:16:9 / PCM stereo / NTSC
語言:英、德、法、西
區碼:全區
§ 曲 目 §
德布西:為鋼琴而寫的十二首前奏曲第一冊,L.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