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天鵝湖 (全曲)

葛濟夫(指揮)
福茂 1899-12-31
優惠價
NT$818
商品編號: 28947576693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葛濟夫 指揮 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

柴可夫斯基之所以參予芭蕾舞劇的創作,主要是受到法國前來俄國發展的編舞家佩第帕的建議,才投入這種當時一般學院作曲家不願接觸音樂領域。在柴可夫斯基之前,芭蕾舞配樂被視為必須遷就舞步和故事、不能成為正經作品的次級音樂創作。但是柴可夫斯基受到這些故事的激發,稟持自己精湛的管弦樂法和旋律天賦,讓他所寫的三大芭蕾舞劇無一不成為扭轉後人對芭蕾舞劇配樂觀點的重量級作品,也成為他自己畢生的代表作。《天鵝湖》一劇是1875年由莫斯科皇家劇院委託的創作,作品在1877年首演,卻慘獲惡評,後來經過重新編舞,在柴可夫斯基過世隔年再度上演,才真的進入傳統芭蕾舞碼,成為不朽之作。此劇不僅僅是柴可夫斯基個人生平第一部芭蕾舞作品,同時也是史上第一部獲得這麼豐富交響手法譜寫的芭蕾舞劇。在此之前,芭蕾舞音樂創作的重鎮主要落在法國,作曲家亞當的吉賽爾採取了「引導動機」手法,為柴可夫斯基這部作品開創了先例,我們在《天鵝湖》一作中最熟悉的雙簧管旋律,就是此劇最關鍵的引導動機。  

據說《天鵝湖》一劇源自1871年柴可夫斯基為妹妹大衛朵娃友人孩子編寫的家庭劇。在創作此劇時,柴可夫斯基幾乎每年夏天都會到妹妹家渡暑,很自然就以這齣家庭劇融合童話故事和傳奇成為此劇的主要脈絡。劇中他刻意以小調象徵邪惡、大調象徵正義、劇中角色出現時,邪惡一方也都出現在降調上,而一些性格舞曲和嬉遊曲則以升調性對比。舞劇中柴可夫斯基也借用了他早些時候完成的歌劇中的旋律素材。  

俄國指揮家葛濟夫同時身兼東西方四大音樂機構的要職:馬林斯基劇院總監、倫敦交響樂團和荷蘭鹿特丹愛樂的首席指揮,以及大都會歌劇院的首席客座指揮。是近百年來第一位在俄國指揮華格納歌劇「指環」聯作的指揮家,馬林斯基在他的帶動下進行有史以來最大幅的整修,而他在俄國的地位更隨之登上最高鋒。以舞台動作充滿熱情的手勢,且經常會嘟噥發出聲音聞名等特點聞名於當世樂壇的葛濟夫,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灌錄和演奏他最拿手的俄國作曲家曲目,不管是歌劇或管弦樂作品,是二十世紀俄國指揮家錄音作品量最大的一位。  

這份《天鵝湖》錄音,是他生平第一次灌錄這套作品,繼先前已完成的《胡桃鉗》和《睡美人》,以及柴可夫斯基後期三大交響曲,這份《天鵝湖》錄音,將為葛濟夫的柴氏見解劃下最完美的句點。劇中他所指揮的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創立於1860年,這個聖彼得堡市的音樂中心,也就是享譽世界的基洛夫歌劇團和芭蕾舞團所在之地。在十九世紀時,俄國皇家歌劇院和芭蕾舞團都座落於此,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和《睡美人》就是在此首演,而《天鵝湖》首演失敗後,最關鍵的改版首演也是在此。葛濟夫在1988年由特密卡諾夫手中接下該劇院,厲精圖治,重振了蘇聯解體後俄國音樂家的士氣,讓該樂團成為當代最具資格代言這套曲目的不二人選。
訂購須知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