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 指揮 柏林愛樂
Karajan, BPO
柴可夫斯基的最後三首交響曲是在他人生最艱苦的時期所創作的。第四號交響曲被柴可夫斯基視為他和梅克夫人的交響曲,因為這是他特別為梅克夫人所寫的。梅克夫人在這首作品中感受到強烈的舞蹈特質和情緒流洩,因此曾要求柴可夫斯基寫一份樂曲解說給她,柴可夫斯基的解說提到此曲和命運那讓人無法呼吸、無法逃於天地間的箝制有關。當時柴可夫斯基剛好被一位女學生寫信追求,又讀到普希金的名著「尤金奧尼根」深受感動,終於接受了這名女學生。那種無可逃的壓力正如此曲的命運動機一樣,始終纏繞著作曲家。而同樣的,第五號交響曲也在描述命運,但卻沒有第四號那麼表面化,而是深入到潛意識的底層去了。第六號交響曲「悲愴」在1893年10月28日首演完九天後,柴可夫斯基就過世,如今我們已經可以證實,他的死因是因為與一位俄國貴族有染,而被下令自殺以避免事端擴大。而或許這三首最後交響曲,都是柴可夫斯基對自己生命終點的預言,才會這麼沉重地都以小調和命運為基調寫成。這份錄音是卡拉揚在1972年間,率領柏林愛樂所作的錄音,是他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套錄音。
【Track list】
柴可夫斯基:
CD 1
1-4. 第四號交響曲 5-6. 第五號交響曲(前兩樂章)
CD 2
1-2. 第五號交響曲(後兩樂章) 3-6. 第六號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