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中西歐國家,俄羅斯的古典音樂歷史相對比較短。起步的時間雖然晚,爆發力卻很強。俄羅斯的音樂發展先從國民樂派開始,到了柴可夫斯基以後才開始轉向注重個人理念與風格的浪漫主義,造就二十世紀史克里亞賓、拉赫曼尼諾夫、普羅高菲夫與蕭士塔高維奇……的耀眼成就。
比起中西歐國家,俄羅斯的古典音樂歷史相對比較短。起步的時間雖然晚,爆發力卻很強。
歌曲可說是俄羅斯音樂的基礎,當西歐音樂、樂器於十八世紀下半葉漸漸在俄羅斯普及後,家庭音樂會成了俄羅斯平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音樂會的曲目往往就是由成員演唱浪漫曲或是民歌。在供需平衡的情況下,創作浪漫曲的作曲家多了起來。
這時候,樂界出現了被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的葛令卡。葛令卡結合俄羅斯素材、歌曲與西歐交響樂的創作手法,也就是把握住自己的傳統音樂,並以古典、浪漫樂派的形式與手法再現,形成俄羅斯國民樂派的濫觴,影響了接下來的達爾戈梅日斯基,以及後來的「五人團」與柴可夫斯基。
「五人團」延續葛令卡與達爾戈梅日斯基的道路,讓葛令卡的理念成為當時俄羅斯音樂界的創作主流方向。而柴可夫斯基的道路與「五人團」不一樣。他強調個人主觀,而不是「五人團」所追求的客觀。
西歐的古典音樂發展歷程,大致上是從重視型式美感的古典樂派,逐漸發展到表現作曲者意志的浪漫樂派,以及結合民族精神的國民樂派。但是俄羅斯的音樂發展卻可以這麼說,先從國民樂派開始發展,到了柴可夫斯基以後才開始轉向注重個人理念與風格的浪漫主義,造就二十世紀史克里亞賓、拉赫曼尼諾夫、普羅高菲夫與蕭士塔高維奇……的耀眼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