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一百年的錄音史上,只有兩份錄音嘗試恢復白遼士時代的樂器來演奏白遼士這套完成於十九世紀初的重要作品,諾靈頓憑著他的想像力和巨細靡遺的研究精神恢復了整份樂曲的原始樣貌,卻依然讓樂曲維持高度的可聽度和戲劇張力,因此大受讚揚。
在二十世紀一百年的錄音史上,只有兩份錄音嘗試恢復白遼士時代的樂器來演奏白遼士這套完成於十九世紀初的重要作品,諾靈頓這份八九年的錄音是其中之一。他恢復了白遼士時代使用的羊腸弦提琴、小型、音色較暗的豎琴、銅管也恢復成原始的非音栓式樂器。同時在演奏技巧上他也回復到當時不用揉音演奏弦樂團、運弓不採用時快時慢的規律式運弓、另外在音準上他也回復了當時a音在435千赫的音高。
諾靈頓這份嘗試是史上第一份這麼做的錄音,之後才有賈第納的版本緊跟在後推出。這份錄音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樂團座位完全按照白遼士的要求,小提琴一部和二部是分坐舞台兩側,而不像現代樂團是坐在左側,另外定音鼓和豎琴部也都分開擺放在舞台兩側,因此用家用音響聽就格外明顯了。但不同於白遼士原本要求此曲最好超過數百人的編制、首演也還有一百三十人的編制,這份演奏只用了八十二人的樂團。
指揮家諾靈頓一家人都是英國文化界重量級的人物,父親是牛津三一學院的院長,哥哥也是文化界文人。這份錄音推出時,讓許多人大感訝異,因為當時還沒有人把古樂演奏的概念推到浪漫樂派,但是諾靈頓憑著他的想像力和巨細靡遺的研究精神恢復了整份樂曲的原始樣貌,卻依然讓樂曲維持高度的可聽度和戲劇張力,因此大受讚揚。
【Track List】
1-5白遼士:幻想交響曲(古樂版) 6. 白遼士:序曲《宗教裁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