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的第三號交響曲「萊茵」是他舉家搬到杜塞朵夫擔任樂長一職時創作的,雖然在四首交響曲中排名第三,但這其實他生平最後一首交響曲,創作時他的精神病已經有發病徵兆。如果您看過德國電影「琴戀克拉拉」,那就會發現全片的主軸幾乎就繞著這首交響曲創作的過程在發展。此曲創作於一八五零年,舒曼曾對他的出版商辛洛克(Simrock)說過,他希望用這首交響曲描寫杜塞朵夫當地人們的生活,並且他也提到貫穿杜塞朵夫城的萊茵河的景像。不過,此曲在舒曼生前並沒有「萊茵」的標題,這個標題是他過世後為他寫傳的作家魏席奧列夫斯基(W. J. von Wasielewski)所下。此曲中第二和第五樂章最能找到舒曼描寫杜塞朵夫城人們快樂生活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