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漂泊的荷蘭人(歌劇殿堂 17)

眾藝人
SONY MUSIC 2009-04-17
優惠價
NT$418
商品編號: 886974482222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莫利斯(男低音)、沃特(女高音)、哈普納(男高音)李汶(指揮)
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華格納在自傳「我的生涯」裡,提到了他創作《漂泊的荷蘭人》的靈感,雖然縈繞在他的腦海裡已經有一段時間,但真正令他將整個感覺確定下來,是在他乘船前往巴黎途中,遇到狂風暴雨,讓華格納在極度顛簸之間,感到生命的脆弱與信念的可貴,自身的感受與曲思剛好契合,這就是我們今天在《漂泊的荷蘭人》序曲裡聽到那麼寫實的驚濤駭浪躍然於眼前的原因。此劇被認為是華格納「樂劇」概念的雛型作品,部份使用了示導動機的手法,預先暗示了人物或事件的進行。在他之後的作品《唐懷瑟》與《羅恩格林》裡逐漸落實,最終成就了華格納的樂劇世界。這一切都源自於《漂泊的荷蘭人》的成功。1843年在德勒斯登由華格納親自指揮首演,華格納的天才也自此而逐漸為世人所知。
  莫利斯(James Morris)的荷蘭人具有深沉的思慮,這位拜魯特著名的佛坦(Wotan)演唱家,唱起被詛咒作弄的悲劇人物,顯得沉穩而有說服力,讓人見識到這位美國男低音的實力。沃特(Deborah Voigt)的仙妲(Senta)是充滿了強烈信念的,這位同樣是拜魯特知名的高音,與莫利斯在舞臺上經常演出對手戲,這對老搭檔也迸射出耀眼奪目的火花,使得整個演出令聽者感到無比充實。當然不能忘了李汶這位歌劇指揮大師,他率領大都會歌劇院的團隊為整個演出打下了厚實的底子,他擅於營造氣氛,緊張的第一幕開頭與第二幕結尾,管弦樂團發出的瑰麗音響效果,都證明了李汶在歌劇指揮上的卓越才能。
訂購須知
1.因發行日期較久遠,可訂購不一定有庫存,建議請先詢問有無現貨商品。 653.下單訂購後若因無庫存且代理商無法訂購,將會退款給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