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鋼琴家歐延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與哥倫比亞大學,16歲首次登台與指揮家沙隆年及洛杉磯愛樂共同演出。美國《洛杉磯時報》曾經形容鋼琴家歐延有「毋需懷疑的天賦以及如不費吹灰之力的絕佳技巧」,而他的演出「似乎沒有演出味道不純正這回事案」。
歐延在他的最新專輯《天使與魔鬼》,是他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獨奏音樂會的曲目,是關於天堂與地獄、精神與肉體、聖人與罪人等對立的主題。這個主題將鍵盤獨奏作品與管弦樂、歌劇和合唱曲的改編作品相結合,作品的走向朝著巴哈、德布西、佛瑞和梅湘的「天使」路線。以及李斯特、聖桑和愛德華‧麥克道威爾的「黑暗」路線。
當歐延帶聆聽眾進入人類情感最黑暗的角落,同時也走向狂喜和宣洩時,他證明了自己是一位自信且能帶動人心的嚮導。如同《芝加哥論壇報》所說:「他讓你相信他可以用鍵盤做任何事。」
§ 曲 目 §
1. 巴哈:18首合唱前奏曲「萊比錫合唱」:第9首,BWV 659
2-8 巴哈:G大調第5號法國組曲,BWV 816
9. 麥克道爾:第1號現代組曲,作品10,第5樂章
10. 李斯特:第1號梅菲斯特圓舞曲,S. 514
11. 德布西:貝加馬斯克組曲,CD 82, L. 75:第3樂章「月光」
12. 巴哈:D小調鍵盤協奏曲,BWV 974,第2樂章
13. 聖桑:聖桑與妲莉拉,作品47,第3幕:慶祝之舞
14. 麥克道爾:兩首幻想小品,作品17,第2首
15. 梅湘:對聖嬰耶穌的二十凝視,第20首
16. 佛瑞:安魂曲,作品48,第7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