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士塔高維奇、浦羅高菲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張莎拉
金牌大風 2006-03-10
優惠價
NT$398
商品編號: 94634605328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今年是蕭士塔高維奇一百歲冥誕,EMI以大提琴神童張漢娜和小提琴神童張莎拉等人灌錄的專輯,共同來紀念這位偉大的俄國作曲家。在本片中,張莎拉把兩首性格(但內涵天差地別)非常接近、創作時間相差只有三十年的二十世紀俄國小提琴協奏曲大作結合在一起。其中蕭氏的第一號協奏曲完成於一九四八年,當時正是史達林當政、蘇聯政局風氣最保守的時期,這首曲子和浦羅高菲夫的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蕭氏相當喜愛普氏該首奏鳴曲,我們可以看到,此曲的四樂章慢快慢快的寫法甚至和普氏的奏鳴曲一樣,而且也都是寫給俄國小提琴家歐伊斯特拉夫首演的。發表當時,蕭氏剛被史達林劃入蘇聯人民公敵不滿一個月的時候,蕭氏的政治處境非常的難堪,不僅作品被禁不能演出,連在莫斯科音樂院的教職也都被砍掉,唯一的收入只能靠為電影創作配樂。此曲就算完成,也沒有希望獲得演出,蕭氏之所以創作此曲,全然是情緒上的發紓,也因此造就了一闕非常內斂、具有靈性力量的傑作,曲中表達了藝術被政治打壓的痛苦,以及那種說不出來的反抗和控訴。此曲一直到一九五五年,史達林過世後兩年,才得以演出,離完成的一九四八年,足足有七年之久。

浦羅高菲夫的第一號小提琴則是因為與妮娜的相戀而寫下的,樂曲一開始的柔美主題就是這麼來的。但是,樂曲的真正風格,卻是在他聽到波蘭作曲家齊瑪諾夫斯基的小提琴組曲「神話」後,才獲得的。小提琴家柯贊斯基的拉奏,那種濃厚的鼻音,讓普氏如癡如醉,普氏乃尋求他的協助,在一九一七年完成此曲,並由柯氏完成首演。

四歲開始學琴,五歲即舉行第一場獨奏會、同一年並被茱莉亞音樂院名師狄蕾收入門下,面試曲是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今年正好二十五歲的韓裔小提琴名家,在九歲時,就能以一把四分之三的兒童弓灌錄出讓全球樂評人和其他小提琴家感到讚歎的獨奏專輯,這份錄音,是她在2005與拉圖爵士在柏林愛樂廳裡現場錄下的,這是她第一次和拉圖合作錄音,由於拉圖對於現代音樂的堅持,讓這兩首經常淪為小提琴家炫技對象的樂曲,成功地獲得平衡,而張莎拉那基本上甜美的音色,在這裡則順應樂曲的需求,轉為陰暗而猛烈的控訴,充份印證她神童的預言。這兩位的結合,讓這兩首協奏曲,獲得了空前的成績,也開創了詮釋的里程碑。
訂購須知
1.因發行日期較久遠,可訂購不一定有庫存,建議請先詢問有無現貨商品。 411.下單訂購後若因無庫存且代理商無法訂購,將會退款給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