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站二十首
每一首都是蘇打綠的現場 One Take
把當下的魔幻時刻,隨時序集結成冊
《二十站一刻》雙CD 宛如《二十年一刻》巡演日記
每拜訪一座城市,就來表演一首新歌。選哪首新歌呢?看季節憑感覺,看進度或隨機緣,換個角度來看,這二十首新歌跟著巡演的城市,一站一站地發表,每一首都是蘇打綠新歌One Take,不修飾地分享著玩團的創作樣貌,力求一次到位。《二十站一刻》收錄二十首Live新歌,雙CD隨時序收錄,翻閱起來宛如蘇打綠的《二十年一刻》巡演日記,記錄著二十歲這一年的足跡。
《二十站一刻》雙CD,收錄《二十年一刻》巡迴演唱會安可段落裡的「一刻新歌」。在演唱會企劃初期,團員們安頓好春夏秋冬四個章節的演唱會歌單後,思索著要如何呈現所謂的「一刻」,一個想要創造當下此時此刻的magic moment,也想傳達出組團初心的時刻。想來想去,六個人一致結論:「不如來唱新歌吧!」於是蘇打綠決定把創團玩音樂的原始樣貌,搬到演唱會現場,每一站都不重複,每座城市一首新歌,不是錄音室製作,每首都是現場One Take,他們稱之為「一刻計畫」。這是蘇打綠在二十週年巡演以及實時復刻四季專輯高強度工作量下,夾縫中求生存的瘋狂計畫,苦到自己卻也樂在其中,So sodagreen!非常蘇打綠!
隨著二十週年巡演落幕,一刻新歌以時間軸依序集結成冊為《二十站一刻》:2024年3月22日首站演唱〈你不需要多完美〉成為了日後專輯開端,這首小威的詞曲創作,安慰且療癒著巡演剛起跑時緊張的蘇打綠們;〈原汁原味〉在歷經二十年、修改多個版本後,原型現身於第二站;〈吟遊〉以過耳不忘的旋律,描繪著巡演如同吟遊詩人般四處走唱,邀請大家暫離虛擬世界,親身感受眼前的美好;〈黎明前最暗時候〉是失去團名時有感而發的創作,並選在2024年蘇打綠日前首唱;〈夜光〉小威2010年的創作,KTV抒發心情的良伴;〈夢〉回到蘇打綠大學組團時期的創作,二十年後跟著觀眾一起回到愛做夢的年紀,一起指向夢想之地;〈漂白〉最早的demo是馨儀彈奏吉他與青峰一起演唱,二十多年後展開的全新對話;〈To You〉唱著不離不棄的情誼,是青峰寫給兔姨的友誼之歌,曾經在兔姨四十大壽生日派對亮相,此次巡迴也特別選在兔姨生日場次演唱;〈一整天〉曾經一度要被收錄於《太空人》專輯,當時被創作者本人推翻了這個想法,才有機緣於蘇打綠巡演中登場;〈面面相覻〉是青春無所畏懼的蘇打綠demo,十五年前未完成,如今再度拾起,現場演出仍默契十足。
中秋節的場次,特別選了小威多年前的創作〈應許〉,保留demo鋼琴的深情,敘述著承諾的美好;〈飢餓再生〉是一首號稱蘇打綠大魔王的創作,20年間無數未完成版本,於此刻再生;〈Silent Angel〉獻給以小洋為代表一路照顧蘇打綠的天使們,現場也邀請小洋同台首唱;〈白日夢繩索〉一首可以放空跟著節拍一起噠噠咚的洗腦歌;〈旅人〉是小威寫給副船長爺爺的作品,爺爺四處旅遊有著許多不可思議的經歷,希望藉這首歌一代一代傳下去;〈夜來瘋〉是在魚丁糸時期的創作,但因太過蘇打綠而延遲至今;〈懸絲傀儡〉靈感來自一個噩夢,夢中被人控制著,醒來以後編寫著搖滾節拍讓不安散去;〈Let’s Dream About Love〉是阿龔為了柏林站特別譜寫的作品,並且邀請Bernd領軍的GermanPops Orchestra 於柏林首唱,別具意義;〈生命樂章〉闊別十年與佐藤芳明同台,而且是在日本武道館舞台上一起表演,生命樂章的真諦不言而諭;〈只有可以〉是最後一刻的一刻新歌,也是熟知蘇打綠的觀眾敲碗已久的作品,只有在最終站可以浮出水面。
二十年來的寫寫唱唱,改了又改,編了再編,要打掉重練還是乾脆放手一博?蘇打綠邀請生涯當中不可或缺的音樂夥伴鍾承洋共同擔綱製作人,小洋如實呈現樂團的音樂樣貌,藉由不同時期的demo、不同的音樂構思,展現蘇打綠音樂裡的多樣色彩,有清新民謠、另類搖滾、復古節拍、交響樂章等,讓這些作品以原始且即興的樣貌,徜徉於各個演唱會場館裡。小洋也以一刻新歌共同製作人的身份,全程參與了蘇打綠二十週年巡迴演唱會,扶持著蘇打綠無數重要時刻。如今不同時刻集結成冊,回首這些創作與彼時時空,還有當時在現場的觀眾,《二十站一刻》,或許是蘇打綠此次巡迴一份最寶貴的生日禮物。
蘇打綠《二十站一刻》CD1曲目:
蘇打綠《二十站一刻》CD2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