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崔吉與帕帕諾合作的這張專輯以貝多芬《致遠方的愛人》為重心。這是貝多芬1816年的作品,被認為是第一套連篇歌曲集。雖然創作歌詞的奧地利醫生、記者與作家雅特雷斯當時只有二十二歲,相較於歌德、席勒等大文豪的作品,未免顯得有些生澀。但是貝多芬被他文字裡屬於年輕人的熱情感動,寫出這一套由六首歌曲組成的作品。貝多芬首創把每一首歌曲以簡短的鋼琴間奏曲串連起來,並且在最後再現第一首歌曲的主題。帕帕諾認為,這是貝多芬寫過最濃縮的作品;博斯崔吉則認為這套作品表現出貝多芬最浪漫的一面,而不是經常在其他作品裡聽到的奮鬥與英勇。
專輯的其他歌曲有著名的《阿德萊德》,以及以義大利語演唱,表達死者警告不忠情人的《在這幽暗的墳墓裡》。貝多芬在這裡以鋼琴表現出歌詞裡的黑暗與苦澀,帕帕諾認為,從樂曲的脈絡還能察覺出貝多芬對義大利歌劇的影響。「如果沒有貝多芬,就沒有董尼采第、貝里尼和羅西尼。」帕帕諾堅信。
在貝多芬根據英倫三島的民歌寫成的歌曲裡,加入了小提琴家薇爾德•弗朗與大提琴家阿爾斯泰德。這些歌曲是1809年到1823年間,應愛丁堡的樂譜出版商所求而寫。雖然是商業目的,但是貝多芬卻為鋼琴三重奏的型式注入驚人的音樂。帕帕諾以「客廳音樂」來稱呼這些迷人的小曲,「因為當我們一起演奏的時候,就像是一家人在家裡合奏一樣。」
曲目:
1-6 貝多芬: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聯篇歌曲集《致遠方的愛人》,作品98
7. 貝多芬: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歌曲《阿德萊德》,作品46
8-11 貝多芬: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歌曲《憧憬》,WoO 134
12. 貝多芬:歌德的浮士德(選自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歌曲,作品75-3)
13. 貝多芬: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歌曲《溫柔的愛》,WoO 123
14. 貝多芬: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小詠嘆調《在這幽暗的墳墓裡》,WoO 133
15. 貝多芬:五月之歌(選自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八首歌曲,作品52-4)
16. 貝多芬: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歌曲《紀念》,WoO 136
17. 貝多芬: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歌曲《拒絕》,WoO 149
18. 貝多芬:心跳更快的愛爾蘭人(選自為人聲與鋼琴三重奏而寫的十二首愛爾蘭歌曲,WoO 154-4)
19. 貝多芬:喔,是誰,我親愛的德爾莫(選自為人聲與鋼琴三重奏而寫的十二首愛爾蘭歌曲,WoO 154-5)
20. 貝多芬:喔,瑪麗,妳穿的是絲綢(選自為人聲與鋼琴三重奏而寫的七首英國民間歌曲,WoO 158b-6)
21. 貝多芬:離別之吻(選自為人聲與鋼琴三重奏而寫的二十六首威爾斯歌曲,WoO 155-25)
22. 貝多芬:因弗內斯的可愛少女(選自為人聲與鋼琴三重奏而寫的二十五首蘇格蘭歌曲,作品108-8)
23. 貝多芬:回到阿爾斯特(選自為人聲與鋼琴三重奏而寫的二十五首愛爾蘭歌曲,WoO 152-1)
24. 貝多芬:來吧,我們繞著歡快的圓圈(選自為人聲與鋼琴三重奏而寫的二十五首愛爾蘭歌曲,WoO 152-8)
25. 貝多芬:日落(選自為人聲與鋼琴三重奏而寫的二十五首蘇格蘭歌曲,作品108-2)
26. 貝多芬:土撥鼠(選自為人聲與鋼琴而寫的八首歌曲,作品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