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舒伯特、孟德爾頌:八重奏

倫敦美樂合奏團
金牌大風 1998-09-22
優惠價
NT$298
商品編號: 94635086423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貝多芬的七重奏是在一八零零年四月二日首演的,這首曲子為單簧管、巴松管、法國號、中提琴、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所寫,共有六樂章,可以說是採用莫札特時代管樂小夜曲或是嬉遊曲的風格寫成的,而樂曲中的第三樂章,則是借自貝多芬G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四十九第二號的第二樂章。貝多芬也建議出版商在印行時可以在管樂器旁加註可改由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來取代。這就形成了一首弦樂七重奏的樂曲。後來貝多芬更親自將此曲改編成長笛和弦樂四重奏的型式,成了一首長笛五重奏,此曲終樂章的變奏採用了奧國民謠為主題。再早八年,貝多芬則完成了另一首八重奏,和七重奏一樣,這都是為皇家所寫的,七重奏是為瑪麗亞泰瑞莎女皇所寫,八重奏則是為科隆選侯爵所寫,選侯爵麥西米連正是泰瑞莎皇后的叔父。這首八重奏是為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和法國號各兩把所寫。此曲在問世後又改編成弦樂五重奏的版本發行,是貝多芬相當早期的作品。泰瑞莎皇后嫁給普魯士國王法蘭西一世作續弦,法蘭西一世的弟弟就是魯道夫公爵,魯氏正是貝多芬最主要的資助人,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就是寫給他的,魯氏雅好音樂,家中聘有專任樂師演奏,其中有一對兄弟樂手,分別是費迪南和法朗次特洛耶,兩人中的費迪南又與舒伯特交好,因而促成了舒伯特的八重奏問世。但這首八重奏並不效法貝多芬的八重奏,而是以他的七重奏為雛形,加上第二小提琴寫成,舒伯特照貝多芬的六樂章寫成此曲,連第一樂章一開始採慢速序奏、慢板樂章則以單簧管獨奏開始、詼諧曲樂章、小步舞曲樂章和最後的主題變奏樂章,都完全一樣,而這個最後的變奏樂章的主題,則來自舒伯特的歌劇「沙拉曼卡的好友」中的詠歎調。此曲的首演中,有一位樂手也參加了貝多芬七重奏二十四年前的首演,他就是伊格尼亞茲.叔本齊,由此可見兩者的一脈相傳。舒伯特這首八重奏首演隔年,十六歲的孟德爾頌也寫出了他的弦樂八重奏。這真是奇妙的巧合,但兩者的曲風卻完全不同,此曲非常受到歡迎,日後還被吉他大師賽戈維亞改編了其中的詼諧曲樂章。倫敦的美樂合奏團擁有西索阿隆諾維茲擔任中提琴、艾歐娜布朗擔任小提琴,蓋瓦斯狄佩耶擔任單簧管,都是六、七零年代最頂尖的樂手,這份六零年代後期的錄音,歷年來因為將這些迷人的八重奏共收一版而受到喜愛,如今再版,依然是很少版本能夠匹敵。
訂購須知
1.因發行日期較久遠,可訂購不一定有庫存,建議請先詢問有無現貨商品。 57.下單訂購後若因無庫存且代理商無法訂購,將會退款給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