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格:抒情組曲、小提琴協奏曲、露露組曲等

合輯
金牌大風 2003-02-13
優惠價
NT$298
商品編號: 94638177128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阿邦貝爾格四重奏團/莎賓.梅耶,單簧管/阿琳.奧格,女高音/法朗克.彼得.齊瑪曼,小提琴/彼得.唐納荷,鋼琴/賽門.拉圖 指揮 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傑梅帝 指揮 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梅茲馬赫 指揮 班貝格交響樂團、漢堡國立愛樂
Alban Berg Quartett, Frank Peter Zimmermann, etc.

貝爾格的音樂性格充滿了衝突和矛盾,他是一個徹底浪漫主義者,卻偏偏對秩序有著無法抗拒的迷戀,他儘管標榜前衛現代,但其實骨子裡卻是充滿了懷舊的情感。而他也是真正為荀白克證明音列主義可以寫成美妙音樂的唯一門徒。在遇到荀白克之前,他的作曲才華只能灌輸到音樂中,是荀白克開發了他的潛力,讓他寫出兩部卓越的歌劇,更讓他見識到大篇幅器樂曲的魅力。這套錄音中,我們看到貝爾格作品風格的演變。這裡面最早的成名作是「七首早期歌曲」,這是貝爾格還在接受荀白克指導階段的作品,當時貝爾格正與海倫.娜荷芙絲基熱戀,此作就因她而生,日後兩人也結為夫妻。這是1908年完成的作品。這是以後浪漫風格寫成的作品,在此之前他早已完成一百多首歌曲,但此作才是他唯一公認的成熟期第一部作品。接下來的則是他正式發表的第一號作品:鋼琴奏鳴曲op.1。追求完美的心態讓他揚棄之前所有的創作,落腳在這首鋼琴奏鳴曲上,對他而言,此作唯一的美中不足之處,就在篇幅太短,但荀白克安慰:沒關係,該說的都已經說了。雖是以音列手法創作,但此作明顯聽得是b小調寫成的,這一點以貝爾格突破調性的自我期許而言,或許也有點讓他不安。貝爾格在1914年參加了伍采克戲劇的首演,之後就開始改編該劇為歌劇劇本,並嘗試創作,但對他這麼挑剔性格的作曲家而言,歌劇要寫到盡如人意顯然大費周章,結果足足花了他八年時間歌劇「伍采克」才得以問世,該劇中的間奏曲正是全劇的高潮,貝爾格稱此段音樂是d小調寫成的創意曲。這段音樂描寫伍采克殺妻後,沒入池塘中想找回殺妻的兇器。貝爾格的「抒情組曲」是他的音樂自傳,此作中引用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和齊姆林斯基的「歌唱交響曲」,是為弦樂四重奏團所寫,在發表當初就受到肯定,但卻一直到1970年代才被音樂學者發現,原來此曲的六個樂章背後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標題:貝爾格和漢娜.法克絲-蘿伯丁之間的不倫戀。這也是貝爾格第一部運用荀白克十二音技法創作的作品。貝爾格的小提琴協奏曲標題是「獻給對一位天使的記憶」,這位天使指的就是馬勒遺孀艾瑪再嫁建築師葛勞皮厄後所生的女兒曼儂。曼儂在1935年以18歲之齡過世,其早逝帶給貝爾格這部最受喜愛的作品無比的深情。

【Track list】
貝爾格:
CD 1
1-3. 三首管弦樂小品op.6 
4-5. 小提琴協奏曲 
6-10. 露露組曲

CD 2
1-7. 七首早期歌曲 
8. 鋼琴奏鳴曲op.1 
9-12. 四首為單簧管與鋼琴的小品op.5 
13. 伍采克op.7(管弦樂間奏曲)
14-19. 抒情組曲
訂購須知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