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絲克拉蒙》一劇首演於1889年5月15日,是馬斯奈畢生最具企圖心的一部歌劇創作,他希望藉此劇表達法國作曲家也能寫出像華格納歌劇一樣恢宏的效果和氣勢。此劇少有演出機會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女高角艾絲克拉蒙需要由技巧非常出色的花腔女高音來演唱,這樣的女高音歷史上找不到幾位,而蘇莎蘭就是二十世紀音樂史上唯一一位。因為有她,再加上她夫婿波寧長久以來對馬斯奈歌劇的關注,才能有這份錄音的問世。
此劇最早是由蘇莎蘭夫婦在1974年10月23日作近代第一次的復演,在當時此劇已經有十年以上沒有演出。在法國和瑞士以外地區,更是有超過七十年沒有演出過。這次演出是在舊金山,一共演了五場,兩年後又在大都會歌劇院將同一份製作重現,一共演了九場。然後一九八三年又演了五場。這份1975年的錄音,就是在舊金山那五場演出之後隔年錄成的。劇中的四位主要卡司:蘇莎蘭、阿拉加爾(Aragall)、托蘭嬌(Tourangeau)和葛蘭特(Clifford Grant)都延用舊金山那次的演出陣容,也是1976年在大都會的十場演出的卡司。
《艾絲克拉蒙》是馬斯奈依中世紀傳奇寫成,主角艾絲克拉蒙是位拜占庭的女祭司和皇后。她被父親長期軟禁,在父親遜位給她後,她因此再也不能和心愛的騎士羅蘭相見。妹妹於是建議她用魔法把羅蘭送到魔法島上,兩人藉此可以夜夜春宵,但她卻從不讓羅蘭知道她是誰。她送羅蘭魔法之劍以對抗入侵的撒拉遜人,但條件是不能背叛她。勝仗的羅蘭卻被法王賜婚,要娶王妹為妻,羅蘭堅拒下,吐露了他每晚幽會的事,造成艾絲克拉蒙行蹤敗露,因此誤以為羅蘭對她不忠。
在艾絲克拉蒙危急時,羅蘭以魔法之劍捍衛她,卻因為羅蘭被誤會為不貞而導致魔劍斷裂,艾絲克拉蒙更因此堅信羅蘭必定已經對她不忠,而詛咒羅蘭。父親聽到艾絲克拉蒙行徑後,要她放棄羅蘭,否則就要取回她的魔力並將她處死。艾絲克拉蒙於是求羅蘭忘了她。父親並將她許配給戰場歸來獲勝的騎士,騎士本來不願娶艾絲克拉蒙,但艾絲克拉蒙聽到他聲音立刻認出是羅蘭,於是取下面紗。兩人互認,終於結為連理。